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据统计,四川地区在1937年前仅有工厂100家,1940年8月为847家,1942年为1153家,1944年为2071家。这一时期四川地区工厂的发展(     
A.源于阶级矛盾激化所导致的内乱B.与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直接相关
C.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的工业布局D.是战时经济的产物且带有偶然性
2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规定,鼓励发展手工业及其他可能开办之工业,奖励商人投资,提高工业生产。此外,边区政府颁布了优待华侨投资办法;帮助在延安的华侨兴办工矿实业;对于资金不足者,酌量予以贷款之协助,原料及产品享受政府减税或免税之奖助。上述规定(     
A.发展了实业救国的思潮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力量
C.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D.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力
3 . 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改善经济管制补充办法》,宣布从11月1日起解冻物价,取消“限价”政策。同年11月12日,南京国民政府又颁布《修正金圆券发行办法》,宣布金圆券贬值10倍,并撤销20亿元的发行限额。南京国民政府的这些举措(     
A.遏制了官僚资本的膨胀B.促使美国扩大援助规模
C.为重点进攻提供了资金D.加速了国统区经济崩溃
2023-01-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天圣元年(1023年),因现实需要,官方成立专门的纸币发行れ构“益州交子务”,将交子固定面额,以铁钱作为发行的准备金,规定了每张交子的使用年限为两年或三年宋朝后期为解决财政困难和军费供给不足的问题,大量增印纸币,准备金却不足,同时将交子的使用期限延长至四年,导致纸币贬值、物价高涨,出现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交子甚至贬值为原来的百分之一。

——摘编自郭政《试论宋朝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材料二 全面内战爆发后,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发行纸币。1948年前八月纸币发行量相当于1937年的47万倍。同时,投机商人纷纷抢购物资,囤积居奇,进行黑市贸易。随之而来的就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从上海的米价来看,每担大米1月份值法币150万元,5月份值580万元,8月份值6500万元。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近代史1919~1949》

材料三 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财政困难,物价飞涨。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出现物价飞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物价飞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稳定物价的措施,并简析稳定物价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