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33—1944年间四川省内工厂数量变化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年份1933—1937年1940年1942年1944年
企业数量约23—100家847家1153家2071家

A.中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导致工业布局变化
C.政治形势变化影响民族工业发展D.我国工业不合理布局得到了根本改变
2023-02-2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2 . 下表右栏数字代号处所应代指的生产指数,对应正确的是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
(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民国时期1912~192013.4%
一战后1921~1922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抗战时期1937~1945-2.45%
两党内战1946~1949

A.①:-0.68%;②:-4.5%;③:8.7%
B.①:-4.5%;②:-0.68%;③:8.7%
C.①:8.7%;②:-4.5%;③:-0.68%
D.①:-4.5%;②:8.7%;③:-0.68%
2018-06-19更新 | 3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口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