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据《宜鬲人撤退铭文》,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民族工业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入川,被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人撤退”。这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     
A.迟滞日军对沿海地区的掠夺B.保存了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
C.改变了中国工业的地理布局D.奠定了民族工业黄金发展的基础
2023-03-05更新 | 79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夏津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下图为1937和1942年我国西北地区工厂、资本和工人总数占全国的比重变化表。这些变化(     
A.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布局B.得益于工业环境的改善
C.适应了中国民族革命要求D.表明西北地区潜力巨大
3 . 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这些举措(     
A.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B.使中国后方工业发展日新月异
C.有利于保存民族工业的基础力量D.是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战略需要
2023-02-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4 . 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他的话说明(     
A.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D.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2022-08-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荷泽市单县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如表中可以看出(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简表
时间主要特征
初期1912—1927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37相对稳定,螺旋上升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经济严重困难;战时经济体制
解放战争阶段1945—1949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资本主义经济陷入绝境
A.中国资本主义基础薄弱B.中国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C.战争影响中国经济发展D.中国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2022-07-27更新 | 452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山东卷)
6 . 全面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海工业在炮火中艰难向西南大规模迁移,包括机械、化学、电器、钢铁、纺织工业等。内迁工厂在1938至1940年间的生产总值达14586万元,平均每厂内迁后产值累计为473568元。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是
A.使得国民党政府不再消极抗战B.为抗战胜利提供精神和物质保障
C.迫使日本取消了以华治华策略D.保证近代工业体系的独立与完整
2022-05-23更新 | 29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长江流域数省历年物价指数。它表明
代表城市1937年6月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
江西赣州100156.4356.9845.43016.5
湖北郧阳100307.5583.51114.33201.6
湖南衡阳100279.8452.71020.44588.0
四川成都100182.8580.91525.44396.9

A.经济发展极不平衡B.经济深受战争影响
C.国民政府统治腐败D.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2022-05-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8 . 1942年9月,蒋介石制定《加强管制物价方案》,对工资、运价等进行限制,要求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实行同一价格。1943年3月,行政院颁布了《限价议价物品补充办法》,对粮、油、盐、棉、纱、布、燃料、纸张、运价、工价以外其余物品均实行统一议价。据此可知当时
A.民族工业遭遇巨大挫折B.官僚资本垄断性削弱
C.战时经济体制逐渐加强D.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
9 . 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地区主要指川、滇、黔、陕、甘、湘、桂7省。这些省份在1937年7月共有工厂234家,随着抗战爆发后东部工厂开始西迁,形成了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新的工业区。到1944年,大后方工厂总数新增5228家。据此可知,工厂西迁(       
A.加速了我国经济重心的西移B.根本上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
C.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D.稳固了四大家族的政权基地
10 . 1937年,国民政府开始协助民族工业内迁,到1940年底,共有600余家民营工厂:12万吨机件材料迁往西北、西南地区。民族工业的内迁
A.冲击了官僚资本的地位B.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C.适应了持久抗战的需要D.改变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