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1938年秋宜昌沦陷前夕,卢作孚领导所创办的民生公司的船只(如图所示为民生公司的民生轮)进行了被誉为中国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大撤退,经过40天的奋战,将上海钢厂、大鑫钢铁厂、周恒顺机器厂、中福煤矿、大成纺织厂、武汉被服厂等一大批民族企业沿水路西运,为保存当时中国的经济命脉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这批民族工业最有可能随政府西迁至
A.延安B.遵义C.重庆D.西安
2022-03-1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为实行“社会革命”,1948年国民党当局推出《农地改革法草案》。条文中规定了土地农有、温和地补偿地主“地价”、现役军人服役期间得准其保留农地所有权、自耕农民得加入当地农业合作社等内容。据此判断,这一草案的颁布
A.有利于扩大国民党的阶级基础B.说明国民党效法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
C.是国民政府对民族危机的应对D.体现了国民党对改进统治秩序的思考
2021-12-10更新 | 27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卷(浙江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