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1941年初,粮食问题日益严重,粮价暴涨,各大消费城市出现米荒。6月16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召开第三次全国财政会议,决定自1941年下半年起,各省田赋战时一律征收实物。这一决定旨在
A.增加政府的收入
B.保证战争的优先供应
C.抑制粮价的暴涨
D.大力提高粮食的产量
2 . 据《剑桥中华民国史》记载:1940年,云南昆明地区主要的工厂企业已达80个,仅次于重庆和川中区,居西南第3位,其中机械制造工业11个,冶炼工业6个,电器工业7个,化学工业25个,纺织工业18个,其他工业13个。这反映出中国
A.民族工业分布不平衡性有所缓解
B.近代轻、重工业的结构趋向平衡
C.西南官僚资本主导地位基本确立
D.战时经济的局部状况和发展特征
2019-03-1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列强在华投资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 其中表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时间(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
国家英国日本美国
数量(万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8
所占比重(%)82.528.144.237.375.568.1

A.美国、英国、日本B.美国、日本、美国
C.日本、英国、美国D.英国、美国、美国
2019-01-30更新 | 10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二轮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4 .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2019-01-30更新 | 2347次组卷 | 5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二中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合历史试题
5 . 20世纪30年代.民族企业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因爱国运动之激昂……注重产品质量,讲究信誉,产品销售遍于南北”“军政机关之制服材料,亦纷纷采用”。这一时期,该厂发展的原因有
①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②政府的支持
③列强放松侵略
④企业经营有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民政府成立伊始,即接受了统制经济学的主张,开始筹划建立国有经济体系。1928年11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建设大纲草案》,规定:“凡关系全国之交通事业……有独占性质之公共事业……关系国家前途之基本工业及矿业……悉由国家经营之。”30年代初“统制经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支持……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中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由蒋介石等四名委员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提出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实行计划经济,其宗旨就是扩大国家资本,垄断全国的经济命脉。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8-06-26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山东省七校联合体2018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曾印制了四十多亿高质量的法币假钞,投放到国统区。国民政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重庆设立日伪钞票的造币厂,制造出15000多箱假钞,并将假钞偷运到了日伪控制的地区。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
A.加剧了国民政府区域的通货膨胀
B.挫败了日本“以战养战”的企图
C.为持久抗战提供了一定经济支持
D.稳定了国民政府的战时财政体制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5年l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施行法币布告》,实行法币政策。
“1935年l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曾经财政部核准发行的银行钞票仍准照常行使,但以现行流通总额为限,不得增发,由财政部逐渐以中央银行钞票收回;设立发行准备委员会,管理纸币发行的准备金;有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的银币或生银等,交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指定银行兑换法币;旧有以银币订立的契约,到期日概以法币结算收付;为稳定汇价,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据当时报刊报道:“币制改革后,因农村经济之复苏,农民购买力之恢复,国内各种新兴工业,俱能转危为安,重趋光明,尤以纺织业为最。……其他如化学、造纸、制糖、树胶等工业,亦莫不渐次恢复、发展。”
材料二
1948年8月,国民党高层会议在庐山召开,蒋经国提出“公示高官国外财产”的建议,蒋介石不敢同意。

——苏州生《评蒋介石父子“官员财产公示”之争》


(1)依据材料一概括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币制改革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蒋经国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蒋介石不敢同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 . 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A.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C.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D.有利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0 . 抗日战争爆发后,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大量内迁。下表是截止1939年沦陷区企业内迁的情况,对其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钢铁厂纺织厂机械厂食品厂电器厂化学厂文教用品厂其它
1家92家168家22家28家54家31家14家

A.内迁企业类型存在不平衡性
B.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为西南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D.中国工业基础仍旧非常薄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