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1937年川、滇、黔、陕、甘、湘、桂7省工厂之和仅占全国总数的6.03%,资本总数仅占全国的4.04%;而到1943年,后方各省工厂企业已经达到4524家,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工人人数增加了82倍,资本增加了164倍。这一变化
A.导致民族资本急剧收缩B.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C.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保障D.使全国经济水平达到平衡
2021-06-1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民国时期(1912—194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依据表中读取的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民国前期1912—192013.4%
一战后1921—1922—4.5%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8.7%
抗战时期1937—1945—2.45%
两党内战1946—1949—0.68%

A.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
B.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C.国内外战事直接制约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3 . 1937年8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规定:自8月16日起,支取银行、钱庄的活期存款,每户每星期只能提取5%,至多以提取法币150元为限。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为抗战筹措军费
B.弥补财政赤字
C.稳定全国金融秩序
D.集中资金发展工业
2018-07-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