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如图示1952年5月至1953年底,中国高校院系调整示意图。反映了当时中国
A.外交政第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反思苏联经验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2 . 下图是我国1957-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D.“大跃进”运动导致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2022-07-0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理科)
3 . 下图是我国1952年和1956年的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国民经济的逐步诙复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D.“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2021-07-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我国1952年和1956年的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
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材料二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该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三   观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7年、1984年、1993年出现峰值的关键因素。
2019-07-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理)
6 .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2019-05-30更新 | 1163次组卷 | 4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陆川实验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1953至195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变化反映出我国
A.人民生活已得到重大改善
B.国民经济的比例趋于协调
C.国家的战略决策富有成效
D.综合国力已接近发达国家
2018-01-07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8 . 下面为1953—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工业使①段农业发展放缓
B.农业合作化运动促使②段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促使③段农业有所发展
D.②④段农业生产的提高都是政策调整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1959-196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下图
A.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B.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经济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D.中苏关系变化导致GDP增速波动
10 . 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文化大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