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008·上海·高考真题
1 . 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2019-01-30更新 | 139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三历史选修练习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B.人口急剧膨胀
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019-01-30更新 | 257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三历史选修练习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01-30更新 | 3269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三历史选修练习二
4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019-01-30更新 | 4907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三历史选修练习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2019-01-30更新 | 4614次组卷 | 84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十
6 . 1953年9月,王崇伦响应毛主席增产节约的号召,制订了1年完成3年工作量的先进计划……创造拐形工具代替手松螺丝零件,使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工人阶级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发明
C.“大跃进”的“浮夸风”
D.生产技术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8 . 邮票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图邮票纪念的是1958年11月27日,中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该邮票折射出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B.列强对中国的水运垄断被打破
C.建国初期工业建设带来较大成果
D.中共八大路线体现急躁冒进倾向
9 . 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1.29亿城镇人口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同时决定1961年至1962年,城镇粮食销量争取压缩到480至490亿斤,比上年度减少30至40亿斤。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当时
A.解决了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B.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C.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D.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
10 .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作出的决议指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仆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下列口号能反映上述“形式”的是
A.“农业合作社,社会新气象”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吃喝不要钱,山子赛神仙”
D.“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