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实施“一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019-08-14更新 | 193次组卷 | 57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四检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拥有土地的农民“有权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这一规定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无法适应后来工业化开展
C.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度
D.为三大改造奠定物质基础
3 .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A.
B.
C.
D.
2019-07-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四检测
4 . 到1958年8月底,河南遂平县10个基层公社创办了各种“大学”570多所,学员达到10万多人,基本上做到了每个社员都上大学;河南登封县在两天之内建起了44所“大学”;某师范大学一个文学班26人苦战四昼夜,读了290部中外名著。教育领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B.在当时的整体形势下,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的冒进倾向
C.“双百方针”促使文化教育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D.加紧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7年,全国农业总产值536.7亿元,比1952年的417亿元,增长24.8%,平均每年递增4.5%。粮食总产量19505万吨,比1952年的16392万吨增长19%,平均每年递增3.5%。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优先发展农业
B.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
C.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D.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设项目开工694个,建成455个。1956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基建会议将建设项目追加到745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477个;不久又将建设项目追加到800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500多个。据此推知
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
B.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C.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
D.“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个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该报告
A.是在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的情况下提出的
B.主要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C.总结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D.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8 . 电视剧《老农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男劳力全被召去炼铁,眼见地里丰收的地瓜没人收,牛大胆说顾不了了,先让女劳力在地头挖坑把地瓜埋地里,等上面检查完了再说,然而检查通过后,地瓜却烂在了地里。故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9 . 土地改革以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忧虑,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同时在城市,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时伏时起,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B.出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提出调整的“八字方针”D.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6-11-27更新 | 223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四检测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郭沫若1963年11月14日写给陈明远的信中说:“来信提出的问题很重要。我跟你有同感。        运动中,处处‘放卫星’、‘发喜报’、搞‘献礼’,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浮夸虚假的歪风邪气,泛滥成灾。”上述横线处应填
A.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