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1952年中国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仅为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持久深远的社会变革,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围绕工业化建立的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部门。在城乡分割体制下,农民没有自由择业权,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沉淀在土地上,人地矛盾加剧,逐渐形成城乡关系扭曲的二元结构。

——摘编自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近代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形成,有力地改变了西方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状况和生活结构,使有史以来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出现一个大的转变。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迁徙,祖祖辈辈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迅速的转向各种工商业工作,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到来,因此,城市化是近代工业化社会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郝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城乡发展出现的变迁。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中国初期和近代西方城乡关系的变迁对我国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启示。
2022-11-08更新 | 141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溧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是沈今声等创作的《农业合作化是让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约1954年),通过左、右两个画面的对比很直观、形象地表现了农民生活的变化。该图(  )
A.表达了农民对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
B.反映了合作化运动中出现了“浮夸风”
C.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基本建立
D.说明了农民单干受穷、合作富裕的道理
2022-02-2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如东中学、姜堰中学2022届高三12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国内因素是
A.三大改造完成B.中苏关系恶化
C.文化大革命的兴起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 . 阅读中国1957年与1952年相比产值提升统计图表。据此可知,1957年的中国 (  )
A.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B.工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C.“一五”计划已超额完成D.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共和国70年的历程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发展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对华进行了大量的项目援助,分批派出千余名技术专家到中国进行指导,同时向中国各工业部门提供大量科技资料。

1978年以后,中国政府遵循“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进行技术创新。但科技发展仍存在诸多障碍,科技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上世纪90年代的“以市场换技术”虽然在短时间内使我国获得了一些技术资源,但是也使中国形成了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同时,大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当地市场构成了冲击,外资企业的垄断局面对本地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大大弱化了技术引进效果。特别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国内企业不得不直接与发达国家企业展开直接竞争,进一步突显了进行自主创新的紧迫性。

当前,科技创新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国家创新战略,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谋求在未来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最近几年,全球研发投入始终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各种创新资源主要流向空天地探测、人口健康、清洁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势必加速形成全球创新新格局。

——摘编自程磊《新中国70年科技创新发展: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国际因素。
(2)材料中“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策略得益于中共哪次会议的什么历史性决策?
(3)据材料概括上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我国加快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
(4)科技创新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我们该如何应对?
6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奇迹,初步奠定我国工业化基础是在
A.一五计划时期B.全面建设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7 . 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时间内容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5年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普通机床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架解放牌卡车
1956年沈阳飞机制造厂成功制造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56年连接陕西宝鸡和四川成都的宝成铁路建成通车
1957年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东北地区工业建设成就简表B.长江流域交通运输业成就简表
C.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简表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成就简表
8 . 观察以下三幅图,三幅图可以说明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中

农民纷纷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安徽小岗村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权分置

A.农民积极性的变化B.改革实质的变化
C.土地经营权的变化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9 . 1954年4月,鞍钢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等七名全国工业劳动模范向全国总工会提出了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建议书,工人阶级中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运动随即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技术革新运动。这反映出新中国
A.工业化建设得到群众积极响应B.经济建设犯了“左”的错误
C.抗美援朝激发了工人爱国热情D.科学技术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10 .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A.建立起农村生产资料公有制B.使新解放区的农民获得土地
C.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2-01-1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