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制度变革与创新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

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辛亥革命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中国历史上扳倒皇帝的例子有很多,但每次扳倒后,又有新的皇帝登上那个宝座。辛亥革命则不同,其目的不是拥立新皇帝,而是推倒任何皇帝。皇帝被掀倒了,皇帝宝座被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观念,成立了共和国,即中华民国。从此以后,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顷刻覆灭,便是天下共击之的例子。

——摘编自张海鹏《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依据材料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2)分别指出材料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3)材料说“辛亥革命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依据材料和所学,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序号年份事件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指出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全国各地推广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从上表②—⑤中任选一件事,参照示例,说明制度变革如何推动了社会进步。
【示例】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022-01-10更新 | 32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9—1997年无锡农户纯收入结构(%)变动情况


●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工资性收入,包括在集体组织劳动的报酬收入、在企业劳动的报酬收入、其他劳务收入。

●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

——摘编自赵学军《无锡农户收入结构的变迁》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一点或整体),围绕“无锡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动”这一主题,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3 . 一个时期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了当时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对下图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①体现了农村改革毫无成效B.②源于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
C.③反映了国企改革成绩显著D.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2022-02-24更新 | 30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历史试题(第一套)
4 . 下面为我国城市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就业人数占城市就业人口比重(%)图。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我国
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主体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探索成就
C.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呈多样化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2022-05-14更新 | 29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高考临考信息历史试题
5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出现通货膨胀加剧等问题。面对严峻形势,党和政府探索新路子进行治理整顿、全面深化改革。到1991年底,经济过热明显改善,物价涨幅全面回落,市场秩序好转。治理整顿工作
A.激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生机活力B.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突破了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D.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6 . 下表是1978~2018年社会流行语的演变概况,这一演变历程反映了
时间媒介社会流行语
1978-1993官方媒体占据主导地位万元户、一国两制、女排精神、包产到户
1994-1998媒体市场化发展炒股、抗洪精神、下岗再就业、一国两制
1999-2018QQ、微信、抖音等自媒体涌现网红、反腐、电商、工匠精神、女排精神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坚守与创新
C.大众传媒主导社会经济的发展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7 . 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朋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据此可知,这一决议的主要目的是
A.将改革的重心转移到精神文明建设B.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提供保障
C.推动社会民主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D.纠正不良现象以促进社会风气好转
2022-01-17更新 | 319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2022-2023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承包运动”,个人首创精神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关于这场“承包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传统平均主义色彩B.改变了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形式
C.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D.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举措
9 . 有学者回忆说∶"1985年3月我去无锡调查,知道前两个月乡镇企业增长100%,我提醒他们不要头脑发热。他们答复说,乡镇企业要资金有资金(银行送贷款上门),要销路有销路(订货已达一年半产量),为什么不让我们生产?"由此可见,乡镇企业的崛起
A.奠定了城市经济改革的基础B.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C.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D.加快了利用外资的步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城市,除了专门的酒楼、茶馆、食店(风味饭店)、肉行、饼店、鱼行之外,还有许多流动商贩,产品包括点心、干鲜水果、肉脯等不下百种。东京城商铺林立,一应俱全,尤其是来自海外的香料铺也出现在街头,说明当时市民百姓阶层也开始使用香料了。宋代政府让各类商人组成行会,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就不能从事该行业的经营。盐、茶等商品具有特殊性,往往会由政府专营。

——摘编自刘永加《唐宋时期如何活跃消费市场》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严峻的局势催生了国货运动,国民政府工商部严令各省市总商会,国货商品必须冠以国货字样。官办的《广播周报》专门开辟了无线电问答节目,围绕国货访谈展开讨论。此外,民国时期的报馆、杂志社与出版社等亦聚焦于国货运动,登载了各种有关国货运动的文章、评论、条例与统计报告等。在提倡国货运动的声浪中,多数城市富裕家庭衣食住行的必备品至少部分由洋货变为国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商品的相关状况

时间中国进出口状况
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只有355亿元,不足2018年的千分之二。
1979年中国进口第一批可口可乐,这在当时算得上是奢侈品。此后,惠普、通用、东芝、夏普等品牌陆续进入中国。
1978年到2017年我国出口总额从168亿元提高到15.3万亿元,增长914倍,年均增速为19.1%。2017年中国“双11”购物节吸引了225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第1分钟就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涌入,手机、服饰、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受到海外消费者的热捧。中国人实现了轻松地“买卖全球”,中国则一步步晋升为“世界工厂”,又逐渐转变为了“世界市场”。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人买卖遍全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消费市场活跃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消费观念的变化,并谈谈你对“中国人买卖遍全球”的认识。
2023-03-22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