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1983年底,全国80%的社员参加农村供销合作社,吸收农民直接参与供销社的管理。到1984年底,全国已有62000多名农民当选为供销社正、副主任。供销社恢复农民在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联营。出现这一现象得益于
A.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行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C.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展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 1983 年,深圳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了第一张股票“深安保”。 1986 年,深圳开始了全国最早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出台《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选定 10 家国营企业开展试点,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圳这些创举
A.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B.增强了企业的经营活力
C.奠定了对外开放的格局D.得益于市场经济的成熟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导向下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在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是中央政府的制度统筹规划,还是基层政府的地方改革实践,政府始终处于户籍制度改革的主导地位。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践基本是通过分阶段、分步骤释放制度改革的红利以实现户籍制度所附载利益的剥离与扩散,从而改变户籍制度的粘附性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户籍制度改革,经历了由逐步松动到有限突破再到一体化实践探索的过程。户籍制度的改革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如上海市的蓝印户口即是一种独有的载体形式。户籍制度改革使户籍回归人口登记的本原功能,即通过逐步剥离户籍制度福利分割、社会分层等冗余功能,还原了人口信息记载的基本功能。

——摘编自邹一南《户籍制度改革的内生逻辑与政策选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是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年)的金币。这件瓷器发现于今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的一座陵墓中,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

材料二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州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每年举办两次,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标志,被称为“中国第一展”。

1988年至2004年部分成交额统计数据(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成交额全年成交额
春交会秋交会
1988464849449592
19926899757314472
19968795987818673
2000136521495028602
2004245102720051710

(1)指出材料一中史料的类型,并分别分析其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广交会成交额不断上涨的原因。
2022-03-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漫画《超范围采集》表明市场经济具有
A.自发性B.盲目性C.滞后性D.开放性
2022-01-0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97年4月,《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规定:允许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这一规定
A.完善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使城镇规划得到国家的全面支持
C.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D.有利于城市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发展演变历程

时间阶段发展状态
1949~1952恢复生产阶段1952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户数增长了21.4%,职工人数增长了25.1%;总产值增长了54.2%
1953~1977社会主义改造及探索阶段1957年,在国民收入中,资本主义经济仅占0.1%,1965~1976年,城镇集体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9.9%上升到15%
1978~1991改革发展阶段1991年底,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为10.8万户,从业人员为183.9万人,注册资金为123.2亿元
1992~2002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底,私营企业为243.5万户,从业人员为3247.5万人,注册资金为24756.2亿元
2002~2012科学发展阶段20129月,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有1059.8万户,注册资金为29.8万亿元,从业人员和投资者超过1.1亿人

——摘编自陈东等《新中国70年民营经济发展:演变历程、启示及展望》


根据材料围绕“现代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现代史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8 .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提出“我国农村应走农林牧副滴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背的道路“调整购销政策,改革国营商业体制,放手发展合作商业”.,但“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一文件的出台
A.提高了农业公有化程度B.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
C.实现了工商业反哺农业D.肯定了农民的改革探索
2022-02-13更新 | 137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面是1979年3月《文汇报》刊登的瑞士雷达表广告,这是上海广告公司承揽的首个外商广告。据此可知,当时
A.我国迫切需要引进外资B.民众消费水平大为提高
C.改革开放实践逐步展开D.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瓦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7年,法国马赛钢铁厂,从采矿到轧钢,年产350万吨钢,职工只有7000人(当时武钢年产230万吨钢,职工6.7万人)。农业也是科技型的、集约化的。在瑞士看到播种,种子拌上化肥、农药,保证禾苗茁壮成长。联想到国内的经济技术水平,差距太大,很有咄咄逼人的紧迫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生活福利状况也有明显改观。这些国家的经济运作,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对社会矛盾的处理手段,都有些新变化,已不是我们从苏联列昂节夫《政治经济学》上获得的那些老概念了。

——摘编自谷牧《谷牧回忆录(1978年)》

材料二   197866日,考察结束,谷牧副总理回国,与考察团成员合力撰写提交给中央的考察报告。报告提出:我们应当把欧洲当作争取第二世界的一个重点地区,进一步加强工作。为了更大规模地引进国外技术设备,要有灵活的支付方式;在外贸体制上,应给地方、各部以一定的权力;必须进行科技为主导的工业革命;加强技术交流,尽可能多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随后,叶剑英、李先念、聂荣臻纷纷赞成引进西欧技术,“把先进的东西搞过来”……月底,邓小平约谷牧谈话,在听了关于出访欧洲五国的汇报后说:“引进这件事要做,下决心向外国借点钱搞建设,要抓紧时间。”

——摘编自刘念远(谷牧长子)《谷牧:开放前夕率团赴欧“侦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谷牧副总理率团赴欧考察的背景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应如何加强对外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