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2004—2006年国企、民企和外企单位的缴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款÷主营业务收入错误100%)据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年度平均
20043.2%4.07%2.71%3.33%
20053.48%4.41%2.82%3.57%
20063.65%4.61%3.06%3.77%
A.国有企业收入呈减少趋势B.外资企业丧失了竞争优势
C.经济改革释放了发展活力D.所有制结构发生彻底变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

材料二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重点行业产能集中度提高,以造纸行业为例,和2007年相比,全国造纸行业的产品产量增加了61%,企业数量减少了24%,单个企业平均产量提高了113%,同时单位产品的排污量在大幅下降。此外,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六大类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量增长20%~60%;采矿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数量减少34%~93%。

——摘编自李莹《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2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意义。
3 . 1987年,深圳市政府颁布《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吸引了一批科技人才在深圳创办民间科技企业。同年,深圳市政府公开拍卖了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1993年,深圳产权交易所成立,2000年改制为产权交易中心,面向国内外和各种经济成分进行产权交易。深圳的发展历程表明(     
A.我国已经放弃计划经济体制B.国家干预经济管理模式强化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共识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2023-04-15更新 | 36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后,中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进一步提升,唯有农田机械作业量随着农业机械拥有量的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农业经营规模的缩小B.农业机械使用成本高
C.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D.机械化不适合于农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中出现了专门从事牲畜、家禽或其他各种副业的"专业户";此外还有“重点户”,他们耕种土地,但主要从事非谷物活动。到1984年10月,这两类农户约达到2400万户,占总农户数的13%。据此可知当时(     
A.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深入B.农村市场经济基本形成
C.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D.农副产品生产成为主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77年.中共中央修订的《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提出要“认真组织好出国考察工作”。从1977年年底开始,数批干部被派出国门,中国代表团出访次数激增,其中经贸类的考察团占绝大多数,且出访对象逐渐集中到西方发达国家。这些活动(     
A.打破了西方孤立中国的局面B.得益于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
C.有助于改革开放工作的起步D.以引进西方资金技术为目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10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各级领导机关派出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分配土地,迅速形成土地改革热潮。其主要内容是:没收地主土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到1948年底,老解放区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改善,成为了农村的主人,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第1版)等

材料二   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以万里为第一书记的中共安徽省委做出把土地借给农民耕种、不向农民征统购粮的决策。这一决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仅战胜了特大旱灾,还引发凤阳县等地一些社队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与此同时,其他地方的农民也实行类似改革。1980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明确支持农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指出这种做法不会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19821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包产到户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反映了亿万农民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至此,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开来。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21年第1版)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的历史条件。
(3)在变革农村土地关系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展现了哪些可贵品质?
8 . 从1993年到2002年,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从政策调整进入到制度创新阶段。文中“制度创新”是指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方法
9 . 1978年3月-11月,国内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会议一方面意识到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差距拉大;另一方面也提出“既要大幅度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也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这些会议
A.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B.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为重大决策出台准备了条件D.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2022-05-21更新 | 68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自1977年12月起.《人民日报》设立“读者来信”专栏,之后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1981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反对在中原农村出现的以组为单位进行生产责任制的一篇文章;3月30日.《人民日报》在报眼位置发表专为另一读者来信并配以编者按,反驳15日发表的读者意见。《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
A.利于对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宣传
B.说明中国媒体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
C.反映出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僵化
D.体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转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