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次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

材料二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的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并在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迅速成为世界强国,为二战打败法西斯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有很多弊端。最终导致了八、九十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调整”通常称之为什么?它开创了什么样的资本主义经济新模式?
(2)材料二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指什么模式?它在经济领域有哪些弊端?
(3)20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时,中国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改革开放之路?
2023-02-06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2 . 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但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工业化是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的,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很少干预资源配置,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工业化的资本积累主要通过黑人奴隶贸易、掠夺和剥削印第安人而完成。在英国的基础上,美国进行了工业化内部创新,建立了更先进的生产模式,创立了“股份有限公司”、“通用制”等适合企业发展的大型生产组织,在较短时间内聚集资源,实现社会化大生产。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摘编自张丽娜《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我国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把工业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进行了有机结合,并且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我国充分重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并且也始终尊重其他国家的利益;同时注意吸取发达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教训,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并且努力追求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党的十七大将这种新型工业化道路称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取得的成就对世界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可以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称为世界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李月《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工业化道路相比,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哪些方面;并概括中国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
3 . 下表是中国两种经济项目定价方式的占比情况统计表。较1978年,1996年的巨大变化(     
项目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产品收购总额
定价方式政府定价经营者定价政府定价经营者定价
1978年97.0%3.0%94.4%5.6%
1996年6.3%92.5%16.9%79.0%
A.说明了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B.根源于非公有制经济壮大
C.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有利于激发经济发展潜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85年,河南新乡刘庄村党支部经反复考察,决定引进一项高科技生物项目,该项目一度遭到质疑,有人担心“打不到狐狸惹一身骚”。次年5月,刘庄人自主设计、安装的华星药厂建成投产,自此刘庄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成为“中原首富村”。刘庄经济崛起主要是由于(     
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生物科技获得突破发展
C.现代企业制度建立D.权力下放调动了积极性
2023-01-12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78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75.4%来自于工业,这一比重在1983年增至86%,之后逐渐下降,直至90年代有所回升并基本平稳。这反映了我国(     
A.受国际经济影响较大B.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C.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D.现代工业发展滞后
6 . 商业贸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中国近代新式商业和国家资本主义、民间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商品交换和商业经营范围的日益扩大,对资金的要求更加迫切,对信用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促成了兴办实业的洋务派和工商业者对近代银行创设的共同希冀和实际努力。他们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逐渐感到单是生产企业难与洋商争利,同时在与西方的长期接触中看到“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的长处。与此相呼应,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也大声疾呼“银行之盛衰隐关国本”,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随着甲午战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设立银行的时机成熟了。

——摘编自周涛《清末民初中国银行业中的近代化因素》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唐朝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市格局的变化;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指出发生该变化的原因。
(2)根据所学,写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的相关信息(包含时间、创办人物、地点、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自办银行的作用。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南方谈话的意义并指出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022-12-20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78年5月,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发表了《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的文章,否定了平均分配才是社会主义的观点。当时几乎所有的有分量的经济理论文章都赞同该文章的主张。这一现象(     
A.反映了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B.明确了体制改革的目标
C.确立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原则D.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8 .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改革从以往单纯应付危机型逐步发展到结构性和功能型调整的改革,由以往单一的经济改革逐步发展为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协调发展。东西方国家通过改革在客观上达到了相互学习和政策互补的目的。下列有关此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美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B.英、法越来越受新经济自由主义影响,国家资本和经济计划程度加强
C.中苏都把农村作为改革的突破口,经济改革的核心是下放管理权力
D.导致中苏改革结果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具体做法不同
2022-12-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深圳的建设与发展历程表(部分)

时间

建设与发展

1979年

率先建设蛇口工业区

1980年8月

成为经济特区

1983年

在企业体制方面进行改革⋯

1984、1985年

开放赤湾、大亚湾等口岸

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肯定了深圳的建设实践

可见,深圳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B.改革开放的探索与深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D.全方位外交战略的实施
10 . 1978年以后,沿海地区许多闲散农民不再种地,他们“洗脚上田”,在广大乡村“点火”“冒烟”,经营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工业作坊,逐渐发展为日后的乡镇企业。由此可知(     
A.农村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B.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支柱产业
C.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自由流动D.农村的经济活力得到激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