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80年12月建成的中山温泉宾馆,是广东省首家引进外资兴办的现代化宾馆。宾馆率先引入港澳酒店的管理模式,采用灵活工资机制,员工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在当时引起全国极大反响,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材料反映出当时(     
A.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对外开放层次日益深化
C.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D.原有经济体制逐渐打破
2 . 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指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表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B.改革开放是私营经济发展的源泉
C.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
3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都市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农民不离本土,变农村为微小城市或准城市,其趋向则是连成规模,成为正式都市或者成为某个城市的部分。这里居民生活的条件、方式已与多数城市居民相同,其物质消费可以用超前、丰裕来形容。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民增收B.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劳动力转移D.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 . 1980-1992年,深圳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生产力得到巨大释放,GDP年均增长37.4%,远高于同期全国9.5%和全省14.1%的平均水平。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B.一五计划的推动
C.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鸡毛换糖”是浙江义乌长期以来流行的一种小商品交易方式。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方式一度被视作投机倒把,遭到禁止。1982年,义乌宣布开放小商品市场。这一变化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活力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6 . 下表是1993-2008年中国四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反映出我国(     
时间主要内容
1993年重点放在工业部门,对政府的工业管理体制做了大胆探索。
1998年将国务院40个部门减少到29个,一些原来直接管理工业的部门退出政府序列。
2003年大力减少行政审批和微观管理事务的要求;成立了银监会和调整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体制;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8年积极探索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管理体制。
A.强化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作用B.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C.改革开放推动政府职能转变D.初步确立新型政企关系
7 . 1985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综合调查组对群众进行了一次关于对国营企业破产的态度的问卷调查,详见如表。这一调查(        
问题回答比例
假如允许企业倒闭,您认为倒闭企业应该怎么办由国家全部包下来,重新安排工作50.3%
国家给予基本生活费,职工自己想办法另找工作(包括单干个体户)49.7%
假如您工作的企业倒闭,您怎么办自己找工作51.8%
想办法当个体户35.0%
找领导解决工作问题10.0%
只好等国家救济3.0%
A.表达出群众的观望心态B.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C.折射出经济发展的困境D.坚定了体制改革的信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期农、轻、重比重变化情况(单位:%)这一时期(     

   

A.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土地改革正在进行
C.“一五”计划即将完成D.大炼钢铁运动盛行
9 . 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2.4,至1984年这一比例变为1:1.70。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区域发展不平衡得到改善B.城镇职工收入水平逐渐下降
C.国民经济比例进一步失调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2023-05-01更新 | 41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10 .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A.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开始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