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要借鉴一切有价值的思想资源。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有关分工、交易、市场价格决定、市场资源配置、市场竞争与利益关系协调等方面的经济思想,就已有较为丰富的表述。《管子》中蕴含着丰富的市场经济思想,如“市者,货之准也。……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而不能为多寡,为之有道”,又言“市者天地之财具也,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

——摘编自赵晓雷《从古代经济思想中探寻市场经济要义》

材料二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存在着传统的计划经济意识根深蒂固的问题,也存在着一些人完全照搬照抄西方经济理论,用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市场经济理论来指导崭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问题。一定的理论总是适用于一定的对象和范围,“乱点鸳鸯”是要造成严重后果的。中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社会公共道德,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道德是根本不同的。

——摘编自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分析《管子》中蕴含的市场经济思想,并概括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必须坚持的原则。
2021-12-01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主要少了两件东西∶独立和民主。却多了两件东西∶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由于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农民的斗争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样中国革命有在农村首先胜利的可能。

——摘编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等

材料二   19531957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这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这些建设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新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郭笑文《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

材料三   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指出,14年前(即1978年)我们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当前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和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建设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新的革命”和“新经济体制”分别指什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并在斗争中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19221月,《先驱》的发刊词指出:必须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作“第一要务”。同时华盛顿会议从反面给予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以实际的教育。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使中国政局陷入极度混乱。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出席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阐明了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指明了中国“当前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把督军推到”,创立一个民主主义共和国。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粮食生产获得空前丰收。对于采取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当时党内外不少干部存在着相当大的疑虑,担心这样做会不会离开了社会主义。中央在19799月下达的文件中.还只是肯定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并不加以提倡。19805月,邓小平发表谈话指出,关于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的担心是不,必要的,这些地方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集体经济不巩固也会巩固起来的。在中共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双包到户责任制迅速推广。

——选编自《邓小平文选》、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求得“最合宜的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并分析该方案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特点及作用。
2021-09-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2届高三暑假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置“总统新疆南北两路事务”的伊犁将军,驻扎伊犁,统辖全疆军政事务。然后在新疆北路设置乌鲁木齐都统和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又在新疆南路设置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对于天山南路的“回部”维吾尔族聚居区,仍承袭原有的伯克制,管理当地的民政事务。为了发展新疆经济和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清廷在新疆各地大力开展屯田。在大兴屯田的同时,为了繁荣工商业,清廷在阿克苏设铸钱局,铸造“乾隆通宝”铜币,发行新疆各地。新疆地处西部边陲,交通不便,为了及时传递消息,清廷在天山南北主要交通线普遍设立“军台”。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基于新疆丰富的矿能资源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的政策使新疆的工业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新疆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得到了发展,新疆的个体、私营工业逐渐发展起来;通过招商引资,不少港澳台商、外商在新疆建立了工矿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恢复后兵团工业又发展起来,成为新疆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摘编自王利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乾隆时期治理新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5 . 2015年年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正式成立,体现出中国尝试在外交战略中发挥资本在国际金融中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商业繁盛,尤其是棉布、粮食、食盐等日常生活用品远距离贩销的结果。明朝中叶以后出现的商帮和江南市镇群落,正是在白银成为通货和计价标准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当时,欧洲人的东来,刺激和吸引东南沿海的商人到南海诸国自由贸易,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商人的贸易,均用银钱易货。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通过“丝一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1/3的白银,总数达到2亿两。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繁荣,加速经济的白银化。人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各国先后组成了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实行外汇倾销,进行激烈的货币战,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当时,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30%左右,增强了英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二战期间,罗斯福设想的“世界蓝图”之一,就是战后建立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4年,美、英、苏、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的生产设施与资源开发。固定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据统计,世界贸易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国家定价商品不足5%,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中国的进出口总值占世界8.73%,居第三’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对外投资2012年同比增长17.6%,创下了878亿美元的新高。而且,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在基础设施装备制造方面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在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方面的工程建造能力在世界上也已经是首屈一指。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产业期望更快地走向国际。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教师用书《历史·必修2》、人民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采取的金融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历史条件。
2021-08-31更新 | 399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中期以来,法国因粮食短缺引起的食物骚乱和农民反叛频发。为解决这一问题,19世纪30年代,法国政府设立农业促进会与示范农场总监等,支持农业竞赛,改良农业技术,传播农业知识。到19世纪中期,正常年份可以收获2.25亿公担谷物,比世纪初增长了50%。1861年,拿破仑三世废除浮动关税制,规定:用法国船只运输的进口谷物,关税减到每公担0.5法郎;用外国船只运输的,每公担则为1法郎。这使法国成为世界农业市场的一部分,外国的廉价农产品能快速运到国内需要的地方。当时,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面对国际市场的变化、战争和经济危机,法国粮食生产仍旧摆脱不了在过剩与短缺之间摇摆的命运。

——摘编自周立红《近代法国政府职能转变与谷物自由市场的建构》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初,农业在英国国民净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15.2%。英国的耕地总面积约为1840万英亩,1870年的小麦产量为3070万公担,本国生产的粮食基本能满足79%人口的需要。1895-1904年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仅占6.2%,许多农民离开土地。在英国政府看来,只要能保持其殖民体系,英国农产品供给就不存在问题。到1910年,英国小麦产量为1540万公担,1870年到1910年英国进口小麦增长了近3.5倍,英国进口的小麦占到国内消费量79.7%。到1914年,英国耕地面积变为1430万英亩,本国生产的粮食仅能满足35.6%人口的需要了。

——据《工业化及其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30-60年代,法国解决粮食危机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到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怎样的粮食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与英国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认识。(要求:有认识,有史实阐述)
7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霍华德设想的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被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法国建筑师加尼埃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出发,把“工业城市”的要素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划分。从18世纪开始,法国里昂逐渐成为工业城市,20世纪30年代以后,里昂郊区的卫星城镇大规模发展,逐渐与市区连为一体。里昂老城是法国乃至欧洲的文化与艺术中心,城市生活居住区沿罗讷河和索恩河呈南北长条形而建,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的向阳面,东部是广袤的田野。工业区分布在市郊,南部是大型核电站,保障城市的能源供应,东南部是汽车工业基地。备区间均有绿化带隔离。里昂作为交通枢纽,是欧洲物流的主要仓储和中转基地,火车站设于工业区附近,城市设快速干道和供飞机起飞的实验性场地。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二   1949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从12.5%提高到17.9%,平均年增长0.2%,这种缓慢的城市化主要是严格的户口登记条例限制了人口迁移流动。80年代起,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伴随乡镇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非农转移就业模式产生了“人口就地城镇化模式”。90年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诸多地区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渐转变为负值,这些地区常住人口规模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迁移流动人口的贡献。大量外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地区,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摘编自《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田园城市”和“工业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并说明这两种城市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前后制约和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历史因素。
2021-09-24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脉相承又不拘定法的创新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国追寻梦想的逻辑,“变者,天道也”,但托古改制、变法维新等种种改良方案都无法实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承载着历史选择和人民冀望的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伟大革命,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开辟出一条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道路,用伟大创造点亮伟大梦想的明灯。

材料二   40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改不改”的回答更加坚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什么”“怎么改”的认识更加一致,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民之所望,改革所向。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发展活力充分迸发,让社会财富竞相涌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正是改革开放最本原的初心。40多年来,既坚持在立足国情中探索发展道路,又注重在放眼世界中把握时代潮流,打开国门搞建设,坚持开放优先,以开放促改革。今日中国之开放,不只是与世界同行的自我发展,更是回击逆流、引领潮流的主动担当。

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民日报宣言:改革开放天地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
2021-11-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5年李鸿章委托盛宣怀办理湖北煤铁矿务,从此盛宣怀开始办理矿业。1896年,盛宣怀接手张之洞办的汉阳铁厂,将经管体制从官办改为官督商办,开始招收商股。1897年5月,盛宣怀在上海外滩开办了中国通商银行,先后与比利时、英国、美国签订铁路借款合同草约。1898年,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问题开办萍乡煤矿,1908年进一步改变成股份制企业,将萍乡煤矿与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合并成立中国第一家钢铁煤炭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使钢铁、煤炭、铁路、银行有机地连接和结合起来。这家企业兼采矿、炼铁、开煤三大端,集勘探、冶炼、销售于一身,“创地球东半面未有之局”。

——摘编自朱荫贵《盛宣怀---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工业化的推手》

材料二   1978年12月份动工建设的宝钢,是中国钢铁工业改革开放的缩影。建设宝钢,绝不仅仅是为了一年多生产几百万吨钢,而是要迅速缩短我国钢铁工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40年来,宝钢超越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的一般模式,在坚持精品战略中不断发展壮大,生产出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一系列产品,代表着世界钢铁的一流水平;在技术进步上从学习到自主创新、从跟随到引领,取得跨越式提升;在管理创新上迈出坚实步伐,在履行社会责任中走在前列,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曾任宝钢集团董事长的徐乐江将宝钢发展所遵循的规律和原则总结为16个字:“严格苛求”“学习创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摘编自王明军、刘加军《在体制机制变革中探索奋进大国钢铁崛起启示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的发展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宝钢发展与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历史研究都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受到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的控制。

——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二: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看法简表

时期看法
建国初期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
20世纪90年代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概括汤因比对历史研究的看法,并以此为依据,说明材料二中不同观点出现的原因。
2022-03-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