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届冬奥会的历史发展变化

届次年份东道主项目
大类
参赛
人数
转播媒体
数量家
中国队奖牌数特点
适应自然时期11924法国4294气温和降雪量至关重要,气候保险应运而生,比赛大多在室外进行,由人工将积雪垛厚并压实
21928瑞士464
31932美国252
41936纳粹德国669
51948瑞士669
61952挪威694
71956意大利820首次电视转播
技术革新时期81960美国665开始大规模使用机械技术和人工降雪、人工降温等技术,使部分项目移至室内场馆进行
91964奥地利61091
101968法国1158首次彩色电
视信号转播
111972日本1006
121976奥地利1123
131980美国10720
141984南斯拉夫12721000
现代化时期151988加拿大101423640以天气预报系统大规模的普及为标志,精确监控和调整比赛场地环境;人工造雪技术和再冷冻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161992法国121801863
171994挪威17391203
181998日本1421761608
192002美国1523991608
202006意大利2508200
首次互联网转播
11
212010加拿大256624011
222014俄罗斯28734649

——据邢建宇《冬奥会发展历史及未来展望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发展趋势或其中某些信息所反映出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不能重复材料中的信息,表述清晰。)
2022-03-15更新 | 415次组卷 | 8卷引用:三轮冲刺卷0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2 . 碑坡村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市东,处于城乡交界之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前后碑坡村村落公共空间的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

大队部(现村委会所在地)是村庄内的主要正式公共空间,是农民年终领取劳动报酬,村里组织村干部学习、民兵训练及放映电影的主要场所。

田间地头是该村最主要的非正式公共空间,农民在这里被分派劳动任务、品评劳动质量、交换村庄内外信息。田间地头兼有生产和休闲的双重功能,同时不可避免的有着行政权力的参与。

村委会所在地不再是人们分取年终报酬的地方。改革初期,村委会前的空场是村民主要的娱乐场地——观看电影、电视等,行政权力的作用更加体现在其隐性指导上。

街头逐渐取代田间地头的位置,成为改革初期农民主要的非正式公共空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开始将一部分原来参与公共生活的时间用于看电视这种相对私人化的生活。20世纪末21世纪初,市政府在村周围修建了公路和公园,到公园散步、跳舞、健身成为了村民晚间主要的业余生活。

——摘编自鞠忠美《村落公共空间的变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前后碑坡村村落公共空间变化”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予以阐释。(要求:至少概括出两条历史信息,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21更新 | 372次组卷 | 8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06中国史(二)-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工潮

198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从事务工、经商、服务业的农民可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1985之前,农民工主要被乡镇企业吸收,呈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流动方式。

1985年,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1986年,公安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凡年满16岁、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了常住户口的公民,都应该申领身份证。

1985年之后,农民工开始了大规模的跨地域流动,出现“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流动方式。1989年春节后,百万民工下广州,当地火车站人流汹涌而至,交通运输不堪重负。“民工潮”首次爆发。当时的广州到处人山人海,很多火车严重超载……日发旅客8000人的湖南衡阳站,最高时多达35000人。远在西北的兰州也是人满为患……据统计,1989年至1993年农民工每年增长25%左右,19882600万,19893000万,19924200万。1992年后,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人口大规模流动常态化,“民工潮”的称谓逐渐退出历史。

——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对“民工潮”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2-03-05更新 | 691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12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津达仁堂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12

达仁堂始建于北京,其创始人长期在北京同仁堂工作

1914

迁到天津并最终确立“达则兼善、仁者爱人”的企业理念

1917

先后在北京、大连、上海、香港等地设立18家分号

1934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建立机器化中药工厂

全面抗战时期

达仁堂各分店所在地大都沦陷,其业务也因此受到影响

解放战争时期

在通货膨胀和苛捐杂税的影响下,生产也每况愈下,濒临破产

1954

成立达仁堂国药有限公司

1955

达仁堂率先实现了公私合营

1966

达仁堂牌子被砸,后改名天津第二中药厂

1980

恢复了达仁堂牌号

1980年后

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在人才、技术、管理、装备、产品等方面形成强大阵营

20世纪90年代

荣获全国优秀管理奖,成为国家一级企业,全面投入中药现代化进程当中,被国家确定为“中华老字号”

2001

在上海成功上市

——摘编自唐廷猷《中国药业史》


从材料中提炼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达仁堂与中国社会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会议主要内容
1921年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017年中共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围绕中国共产党与近现代中国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有力)
2021-05-12更新 | 916次组卷 | 12卷引用:专题02 解读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的“十个坚持”-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6 . 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3/4以上的产业企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9个省区,除山西、云南、四川在抗日战争时期产业得到小幅发展外,其他六省基本没有近代产业。

19531990年中国三大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时间投资总额 / 亿元占全国的比重 %
东部中部西部备注
“一五”时期(1953195761241.826.621.2其余部分为不 分地区的投资 所占份额
“二五”时期(19581962130730.730.626.8
“三五”时期(19661970120924.928.238.5
“七五”时期(19861990
16184

56.5

28.8

14.7
投资总额含外 资和民间投资

材料二   2000年中共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并产生效益,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柏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20002013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投资年平均增长比东部地区快4.6个百分点。2012201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高出全国增速1.8个百分点。十八大以来,加强区域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积极构建东西南北纵横联动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形成优势互补,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东西部区域经济的均衡与发展为视角,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经济的发展。
2022-05-16更新 | 30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1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7 . 百年征程

20216月,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在北京开馆。展览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讲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主题如下:

第一部分   建立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第二部分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第三部分   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部分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以下为展出的部分展品:



依据材料,从上述展品中为四部分展览各选择一件对应的展品(也可以推荐其它展品),并从中任选一件,结合所学分析该展品对体现所属部分主题的价值。
2022-01-20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402018年我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变化表

1840年前后194919782018
原煤少量开采0.32亿吨6.18亿吨36.8亿吨
2万吨15.8万吨3178万吨11.33亿吨
原油无现代开采12万吨10405万吨18911万吨
发电量尚未使用43.08亿度2565.5亿度7.17万亿度

——摘编自《从三个历史节点看中国经济发展奇迹》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表中提取一个有关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理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土地政策简表(部分)

时期相关政策内容概述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保护富农,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业合作化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公社化把农业合作社转化成为既有农业又有工业的基层单位—公社
改革开放到二十一世纪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国家或集体土地,缴纳一定税额,自负盈亏
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农村家庭保留土地承办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其中至少一个历史时期的士地政策展开,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明确指出历史时期,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1-09-24更新 | 426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04 2022年“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10 .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动力系统,以强大的合力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历史演进的动力系统,由总动力机制和分动力机制构成。总动力机制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小农改造机制。根源于此,又产生了两大分动力机制,即生产力——技术进步机制和生产关系——制度创新机制)

——摘编自蒋永穆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动力探析》


请选择一组动力机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2021-05-29更新 | 400次组卷 | 5卷引用:解密09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