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1-22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论是领导层(勃列日涅夫执政)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的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勇于冒险的邻邦。(见下图)

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A时段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不同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材料二

         
1997年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6年中国自主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在国际超算大会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中夺得第一
2017年第71届联合国大会,将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纳入“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并获得通过
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共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2020年我国实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2021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高速公路的运行里程超16.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突出成就。
2022-06-12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
2 . 1995年6月《太原日报》刊登了山西机床厂的通知∶凡我厂在册职工,务于6月28 日前回厂签订劳动合同或办理调离手续,逾期不办理者,按自动离职处理,请相互转告。在同一时期,山西机床厂劳动服务公司也登载了类似的通知。这一现象表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B.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受到冲击
C.新型用工制度适应现代企业要求D.新闻媒体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
2022-06-06更新 | 1156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四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西部地区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社会分层被进一步推动,出现了农民跨区域、跨空间、远距离分层的“民工潮”。这种“民工潮”开始出现于
A.1978—1985 年B.1986—2000年
C.2001—2007年D.2008—2012年
2022-05-09更新 | 30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79年,安徽肥西县山南镇黄花村决定,借一部分地给农民种,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对外称为“四定一奖”(定土地、定产量、定工分、定工本费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四定一奖”
A.掀起农业互助合作高潮B.废除人民公社管理模式
C.体现责权利相结合原则D.开启对外开放历史进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著名漫画家廖冰兄1979年创作的作品《自嘲》,其意在说明
A.人们对农村改革滞后于城市的不满
B.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之后面临的困境
C.党的政治路线应该进一步拨乱反正
D.改革开放需要更大的勇气解放思想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发展合作社的演变

材料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变化表

时间基本情况
192719371929年中共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上杭县才溪乡成立了第一家合作社——劳动互助组,后出现多种合作社,但以消费合作社和粮食合作社为主,多是农民自发组织的。
19371949主要分布在陕甘宁、晋察冀等边区,以经营综合性业务为主。到解放前夕。全国已有合作社达3万多个。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覆盖整个解放区的供销合作社网络。
19491978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初级合作社逐渐发展到土地集体化的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体制。
1978年后从以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家庭联产承包制逐渐转向农民专业合作社;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推动了农村合作社迅速发展,到2011年,全国已有超过35家的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占我国农户总数的10%。

——摘编自张晓倩《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变化的特点及其作用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2-05-07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经济体制的改革
1953社会主义改造重塑了农民、企业等经济主体,与这些经济主体组织形式改变相配套的是宏观层面的管理方式和机制的重构,计划经济体制由此逐步确立,以适应国家实现工业化战略目标的要求
1958针对“一五”时期权力过分集中暴露出的弊端,自1958年起,中央陆续下放给地方计划管理、基本建设审批、招工及文教等方面的权力。这次放权局限在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体制内,局限于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没有真正向企业放权以培养独立的商品生产主体,更没有形成合理的市场环境
1984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指出,现行计划体制的主要问题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指令性计划的比重过大,忽视市场调节,不善于运用经济调节手段。为此,要根据“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的精神,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
1992   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摘编自侯永志、张永生、刘培林《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发展经验与理论研究》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的部分内容拟订一个主题,并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2-03-2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8 . 如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这反映出
1950年代1978年
机耕面积1958年,35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3.3%40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41%
机电灌溉面积1952年,占耕地面积1.6%占耕地面积55.4%
农村小型水电站1958年,98个水电站,农村用电0.5亿度82387个水电站,农村用电量253.1亿度
A.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突出B.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C.农业经济结构实现了协调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进步
9 . 社会投资与社会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随着农业生产集约化和农艺的进步,土地收获量有了提高。定额租制又逐步取代分成租制,以及押租制的推广,保证了地主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以至额外的收益。同时,由于商业发展特别是人口飞跃增加,粮价大幅度上升,在乾隆当政的六十年间,江南米价陡涨四倍。在这种情况下,谁拥有更多土地,谁就可以拥有更多的粮食。所有这些,都驱使着人们热衷于购买土地。正如有人描述的: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霄吏之铸,赢十百金,莫不志在良田。

——许涤新、吴承明《明清商人及商人资本》

材料二   1998年我国福利分房制度退出以来,城市居民住房转变向商品房市场供给制度转型,房地产市场获得快速发展。1999-2018年,我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由1.34亿平方米增加到17.17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4%,房屋新开工面积由2.16亿平方米增加到20.93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房地产开发投资由1999年的0.4万亿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1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超过20%.究其原因:其一、从1998年开始的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使住房是国家的变为可以自己拥有。对产权的觉醒意味着说,人们都开始追求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相当于是把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打开了并推向了市场。其二、从1998年到2018年中国的GDP的规模是增长了10.5倍,年化达到了12.5%。另外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全国的人们的平均收入在这20年时间是增长了12.3倍。其三、在200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36%,到了2018年年底的时候,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数字,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9%。在不到20年的时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在过去的20年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房地产的这种政策的定位,都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一个发动机,所以对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在过去的20年整体来看是比较宽松的,甚至是鼓励消费的政策

——《当代中国住房政策的历史演变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人们热衷于投资土地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引起19982018年房地产投资热潮的原因。
2022-01-27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2月检测历史试题
10 . 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A.城乡改革互相促进B.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D.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12-27更新 | 4874次组卷 | 4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