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幅漫画的主角都是外国人不同时期画的“中国龙”:一幅是描述100多年前“八国联军”瓜分中国:中国巨龙匍匐在地,掌断尾折,鳞开肉裂,纵然怒目喷火也只能任人宰割;另一幅是几年前发表在英国《泰晤士报》上的,上边同样是“中国龙”,却被画成一派顶天立地、蹈海翻江的气势,其它发达国家和一些大国似乎都不被放在“龙眼”里。       

图一                                                                                                         图二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一项有关中国龙形象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 . 1991年10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刊发长篇评论,着重论述只有把生产力搞上去,才能在和平演变的挑战中岿然不动。文章明确提出苏联的“红旗落地”,并非在于“卫星上天”,社会主义国家唯有经受住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红旗才能举下去,才能更高飘扬。这一评论(     
A.回应了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B.未能认识到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C.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D.意在为扩大改革开放扫除思想障碍
3 . 下表是中国两种经济项目定价方式的占比情况统计表。较1978年,1996年的巨大变化(     
项目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产品收购总额
定价方式政府定价经营者定价政府定价经营者定价
1978年97.0%3.0%94.4%5.6%
1996年6.3%92.5%16.9%79.0%
A.说明了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B.根源于非公有制经济壮大
C.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有利于激发经济发展潜能
4 . 1980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最终确定在15个省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办法,即划分中央和省、市、自治区的收支范围,多收多支,少收少支,自求收支平衡。这一办法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B.扩大了地方经济的自主性
C.推动对外开放的深入D.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新格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上,各条战线涌现出劳动模范人物。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始终走在社会主义建设最前列,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行业分布代表人物
50年代50年代的劳模群体由工农兵三部分构成,工人模范的比重逐渐加大,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劳模群体中的中流砥柱。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被誉为铁人的王进喜等。
80年代和90年代企业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劳模数量日益增多,各类人才纷纷加入劳模队伍。数学家陈景润、核物理学家于敏和企业家滕增寿等。
21世纪以来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多,进城务工人员以及民营企业家出现在劳模名单中。民营企业家吴金焕、农民工任晓云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史实,以“时代与劳模”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