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趋)本务而寡末作。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经济思想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

材料二   黄宗羲说,工商“盖皆本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国家是“为万民非为一姓”。

——改编自黄宗羲《原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背景。

材料三 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掌管商务和工矿铁路等事。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律》和《公司律》。此后,清政府还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章程和法令《商船公会章程》《奖励公司章程》《改订奖励公司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

——改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上述商业法律颁布的意义。

材料四   

年份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
1978年206亿美元
1998年3239亿美元
2008年25616亿美元
2017年41045亿美元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一

材料一   1953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起来,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决议指明引导个体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亿户,占农户总数的87.8%。

——摘编自金春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二   在如何命名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是叫“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还是“投资促进区”问题上,邓小平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他还针对特区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及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与陕甘宁边区的区别,简要说明对“特区现象”的看法。
2021-04-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大江大河》讲述了1978到1992年间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都来自广东、福建B.城市改革与开放区同时间开始
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于1988年D.南方谈话核心是社会主义本质
4 . 1985年3月8日国务院《关于上海市进一步对外开放有关问题的批复》指出,上海市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范围除老市区外,还包括上海市所辖的十个县的城关区和重点卫星城镇。该批复出现的背景是
A.设立上海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环太平洋经济圈迅速崛起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2019-06-03更新 | 29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郑州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6 . 阅读下面图文,回答一下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三、对外开放的格局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画了一个圈”指什么?

(2)材料一中的“画了一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图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E、F分别为福建省内的城市和地区)A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

E__________F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

(4)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

(5)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打开国门有什么不同?(提示:可以从背景、目的、影响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阐述)

2017-08-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瑞安市九中2017年3月高一月考历史试卷
7 . (原创)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是
A.国家工作重心刚刚发生转移B.三个代表思想的推动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8 . 看图释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机与活力



(1)看一看,中国改革开放有哪些新思路、新战略?
(2)想一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的原因有哪些?
2021-12-08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地图册-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5月,布热津斯基(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一到北京就说,总统派我来是谈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的。……美国和中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相似的长远的战略关系。当代世界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苏联崛起为全球大国,这个特征使我们团结起来。

邓小平认为中国要搞改革开放,就必须借助美国实现现代化。……美国人认为,中国搞现代化对其有利……从长远来看中国是一个潜在的、有利可图的市场。……这样,双方终于决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据马京波《重谈邓小平》、资中筠等《改革开放中的美国因素》整理

材料二   

1978年可口可乐公司获准向中国出售第一批瓶装可乐,并提供制罐和罐装设备
1982年中美合资北京建国饭店开业,两年后向全国推广经营管理方法
1985年中美合资高科技企业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成立
1987年美国快餐公司肯德基第一家门店在北京开业
…………

——据资中筠等《改革开放中的美国因素》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美建交的文件,并分析中美建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吸收“美国因素”的表现,结合所学,指出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2020-01-1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历史试题(B卷)
10 . 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样态各不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八八七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一八九七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 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二   宁波道台已批示慈溪县的仁乾及其他华商商号,准其建立一个火柴厂制造火柴。他们准备暂时雇佣日本工匠……这是一个新创举,可使中国在这种一向被外国入口货独占的行业中,今后也可分得一分利润。这工厂将设于偏僻的处所,不至于使城市中人觉得讨厌或影响健康。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区域分布、行业分布、技术支撑上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图表来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2)据材料三归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成因。
2020-04-0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