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GDP的变化和城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霍华德设想的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被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法国建筑师加尼埃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出发,把“工业城市”的要素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划分。从18世纪开始,法国里昂逐渐成为工业城市,20世纪30年代以后,里昂郊区的卫星城镇大规模发展,逐渐与市区连为一体。里昂老城是法国乃至欧洲的文化与艺术中心,城市生活居住区沿罗讷河和索恩河呈南北长条形而建,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的向阳面,东部是广袤的田野。工业区分布在市郊,南部是大型核电站,保障城市的能源供应,东南部是汽车工业基地。备区间均有绿化带隔离。里昂作为交通枢纽,是欧洲物流的主要仓储和中转基地,火车站设于工业区附近,城市设快速干道和供飞机起飞的实验性场地。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二   1949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从12.5%提高到17.9%,平均年增长0.2%,这种缓慢的城市化主要是严格的户口登记条例限制了人口迁移流动。80年代起,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伴随乡镇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非农转移就业模式产生了“人口就地城镇化模式”。90年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诸多地区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渐转变为负值,这些地区常住人口规模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迁移流动人口的贡献。大量外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地区,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摘编自《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田园城市”和“工业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并说明这两种城市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前后制约和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历史因素。
2021-09-24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十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巨大成就(A卷新题基础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7~1936年间,农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高达60%以上,在近半个世纪里比重仅仅下降了5.13%;期间,服务业比重略有下降,工矿交通运输业有所发展,其比重增加了5.43%。到1949年,农业占到了国民收入的68.4%,而工业仅占12.6%。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70%,工业占30%。在广大农村,拥有1~10亩土地的贫农占农户总数的44%,加上拥有10~30亩的少地户,合计占农户总数的68%,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变。

——摘编自邹晓娟《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回眸与反思》

材料二   下面是中国1978~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周期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产业结构的状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