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GDP的变化和城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概况

英国工业化时间长,城市化时间短,城市化超前;机器制造业和工业品出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倾向,国内市场相对狭小
法国高利贷和资金外流;中小企业多,工业技术更新改造不足;重工业发展缓慢;注重机器设备引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不足,城市化滞后
美国注重交通、发明创造、科学管理和规模经济以及重视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新兴工业,产业结构比较协调,重视农业发展;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城市化滞后
德国后期部分企业和产业实行“国有化政策”;工业化战略服从军国主义化战略;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重视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速度快,城市化超前

——摘编自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

材料二   经过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中国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独立自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为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蓄积了超常的扩张能量。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了我国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中共十九大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共二十大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经济在调整优化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共同之处并简析其对世界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相比,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突出的价值。
2024-01-10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1894年,中国几种主要农产品商品增长率大致如下:粮食为59.2%,棉花为32%,土丝为105%,茶叶为79%。这表现出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受到批判,清政府迫于形势也不得不改弦更张,变抑商为“恤商”。在开埠通商的驱动下,近代商品市场迅速发展,大批洋货输入逐步排挤土货,成为市场上的主要商品。洋行、买办商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取代了原有的官商、私商地位,成为市场上的主导力量。

——摘编自李颖《中国近代市场变迁及市场经济的产生》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后,长期因扰我国的短缺经济时代基本结束,买方市场形成,扩大需求成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城乡居民生活向小康目标迈进的同时,工业化也进入中期阶段,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和解决城市建设和农民工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途径转向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和存量重组。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政府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角,而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和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我国的投资能力也迅这提高。此外,我国政府的财力也越来越大,既能够承担起诸如三峡工程这样投资大的高效工程,也能够承担起诸如“退耕还林”、治理污染这样的“不赚钱”项目。

——摘编自武力、张林鹏《改革开放40年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90年化后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