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是1949-1956年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图书馆数量的变化
A.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结果
B.体现了社会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C.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事业的成就
D.-直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2022-01-21更新 | 317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长期维持着土地私有制的基本形态,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所有权与极其分散的租佃关系并存的格局。封建土地制度严重束缚了农业生产力,造成旧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停滞。新中国改造小农经济的现实目的是
A.引导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B.遏制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C.发展农业生产满足工业化要求D.保障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2021-01-18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话题05防汛救灾与民生保障
3 . 如图是1952〜1977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图(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该图

A.揭示了新中国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
B.反映了新中国工业化总体上升趋势
C.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十分落后
D.说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2019-05-22更新 | 44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9月29日 《每日一题》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每周一测
4 . 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该道路的特征是
A.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
B.发挥政府对经济的有效管理
C.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D.受“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2019-05-08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8 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备战2020年高考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1953—1957年中、英、美三国工业发展年均增长速度的相关统计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B.重化工业成为三国国民经济的主导
C.美英两国逐渐放松国家对经济干预
D.美英的工业生产能力呈下降的趋势
2018-08-04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9月30日 《每日一题》一轮复习-每周一测
6 . 下表所示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结构变化情况。据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
占工农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
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
1949703022.17.973.626.4
195256.943.127.815.364.535.5
195648.751.329.621.757.642.4

A.工业落后局面初步改变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C.现代工业体系开始建立D.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初步建立
2022-10-30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09“23”年度周年纪念-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从1950年起我国在农村广泛推行代耕制度,即军烈属家庭缺乏劳动力或没有劳动力,由政府出物资请人代为耕种。1956年,农村的代排制度逐渐取消,开始推行优待劳动日制度,即给予军、烈属家庭一部分劳动日补偿以保障其生活水平不低于一般家庭。这种变化(     
A.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B.提高了军、烈属的优待标准
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D.适应了城市化的发展需求
2022-07-29更新 | 1330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13讲走向新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以下是1946年和1952年我国农村土地占有关系变化情况。据表中数据可知到1952年中国广大农村(     
阶级占总人口比例(%)1946年占有耕地(%)1952年占有耕地(%)
地主4.7564.384.3
农民73.377.2173.02

A.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土地私有制度
C.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
D.基本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起来
2022-07-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9 . 上海解放前夕,一部分工商业者“想在国内做一番事业,但又听得谣言四起…内心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到了1951年,工商业者却纷纷欢呼这是一个“黄金时代”“难忘的1951年”。这一变化说明人民政府
A.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初见成效B.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成果显著
C.团结工商业者巩固新生政权D.多种所有制并存政策开始确立
2022-06-27更新 | 1618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10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从1953年开始,党和政府先后尝试通过划定福利补助金的提取比例以及推行福利设施企业化等方式来规范国营企业的福利开支。然而,因为配套工作没有跟上,这些举措未取得明显成效。为减轻职工负担、改善职工的生活,1956年职工福利制度一度又回归由国营企业包办的模式。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B.所有制形式重大变化
C.分配体制的集中管理D.国家经济战略的实现
2022-06-03更新 | 674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