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1952-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比重变化统计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现代化
B.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
C.标志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确立
D.开始改变我国工业基础落后面貌
2 . 阅读下面工农业总产值指数表(1952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年份农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
1953103.1126.7136.9
1956120.5173.3262.3
1957124.8183.3310.7

A.受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B.经济结构呈均衡化趋势
C.经济建设出现急躁冒进倾向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022-04-13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对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1952年1957年涨幅(%)
钢(万吨)135535296
煤炭(万吨)66001310098
棉纺物(亿米)38.350.532
谷物(万吨)160921950519

A.“大跃进”运动推动钢铁产量迅速增长B.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C.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重工业发展迅速D.工业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2022-03-0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含嘉仓(下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客,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来,最深的达12米。2014年含嘉仓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   概括来说,宋朝粮食仓储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军粮、官体仓,二是各荒仓。前者包括州县仓、转般仓、京师仓、大军仓等:后者包括常平仓、义仓、广惠仓、惠民仓、丰储仓等全国性备荒仓和社仓、平籴仓、平粜仓等地方性备荒仓。宋朝国家通过仓储干预粮食市场最典型的措施是继承和发展前代的常平之法,在全国设常平仓,由政府进行粮食储备,“遇费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余”。照丰时期推行青苗法,把常平旧法的市场购销方式改为货款于农的借货预购方式,同时也保留了“贱余贵巢”的职能。这是一种比常平旧法更为积极的储备调节措施。

——均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三   广西四大城市(南宁、桂林.柳州、梧州)大米批发交易量统计

时间195019511952
交易总量(斤)48221800152695200139719700
售出量占总交易量比例(%)国营12.550.170.2
公营0.81.82.5
私营86.748.127.3
购入量占总交易量比例(%)国营13.412.611
公营3.63.224.1
私营8384.264.9

——王春英、张艳梅《向社会主义过渡:建国初期的粮食市场与国家调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含嘉仓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来代粮食仓储体系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只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表内容进行合理解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空间格局


——资料来源:《中国近代工业史》《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1840—1927)》《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文献注:“胡焕庸线”指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的中国人口分布密度特征曲线。该线刻画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揭示了中国资源环境基础的区域差异特征,显示了受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影响,城市、交通、经济等区域差异必然对近代工业的布局产生影响。

材料二   “一五”“二五”期间工业城市布局


——资料来源:《千年未有之变局: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的脉络特征与启示》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解读中国近代以来工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变化。
2022-02-04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年画《工地上的实习生》。对其解读最合理的是
A.体现了新中国和谐的工农关系B.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全面实现
C.展现了工人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D.反映了“大跃进”下的狂热氛围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61931年中国机器进口种类分类情况如表所示。

时间机器分类
19061909刺绣编结缝纫机器;机器及配件
19101922刺绣编结缝纫机器,织造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运动机器,酿酒蒸馏制糖机器,他类机器及零件
19231931纺织厂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运动机器,酿酒蒸馏制糖机器,发电厂机器,他类机器及其零件,订书切纸机器,抽水机器,车床机

——摘编自武强《近代中国机器进出口贸易与区域工业差异的分析》

材料二   正是凭着高超的手工技术,我国机器制造业生产出了最初的工作机和动力机。如上海勤昌机器厂仿造的第一台12匹马力卧式冲灯柴油引擎的“制造完全依靠协作”。宝昌铜铁机器厂“曾承包手工制造不少别克汽车的铁皮车身,质量较进口货并不逊色”。以制造缫丝机为主要业务的钧昌机器厂,“年产缫丝机千台以上,为了增加产量,适应缫丝厂大量需要的要求,大部配件都外包协作,如缫丝机的生铁台面,由翻砂厂代铸,铜盒由铜锡店协作,水箱锅炉水管分包于冷作”。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我国传统手工技术的补充,我国早期民族机器制造工业的起步将会更加困难重重。

——摘编自彭南生《论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的互补关系》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在服务大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至1952年,企业登记管理工作主要围绕没收官僚资本、清查敌伪财产、扶持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重新登记发证、协调公私关系、严格规范经营范围、稳定市场物价等方面展开。1953年至1956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登记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对在流通领域中从事粮、棉、油、布等重要行业经营活动的私营企业,停止办.理开业登记;对其他一些私营工商业和在整顿中不合格的企业,在登记机关的指导下,进行了关、迁、并、转。1978年以来,企业登记管理工作.逐步恢复。201312月,《公司法》再次修订,废除了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取消了验资要求和证明。由于放宽了对公司注册资本的限制,国内有的地方出现了“1元公司”和将新注册企业的出资年限设定为100年的现象。

——摘编自施天涛《公司资本制度改革:解读与辨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机器工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机器工业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三,概括1949—1956年我国私营企业管理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8 . 如图是创作于1956年的宣传画《报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人民民主政权得到有效巩固B.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D.人民公社体制迅速发展
9 . 通过如表,对我国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正确的解读是
行业项目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53一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
1953年农轻重比重(%)52.829.617.6
1957年农轻重比重(%)43.529.227.3
A.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绝对优势B.优先发展重工业指导方针的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D.重工业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需要
10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工业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读图,回答问题。

图1
20世纪5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图2
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材料   19822004年“三农”工作一号文件内容节选1982年:对于(农村)家庭副业和专业户,必须实行积极扶持的政策,在资金、技术、供销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我国耕作制度复杂……农业机械化必须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

1983年: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1984必须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商品生产服务体系……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

1986年:伴随着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的种植专业户。

2004年: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有限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央和地方要支持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19822014)》


(1)解读图1、图2,指出该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2)提取材料信息,从多角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