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与失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市镇户籍迁移人数农村户籍迁移人数
1956634-573
1957419-117
1958521-306
19591436-942
1961-498-110
1962-13791018
1963-44840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2 . 下表是1959~1963年中国财政收支表,体现了当时的财政收支变化情况。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1959~1963年中国财政收支表
年份总收入(亿元)总支出(亿元)收支差额(亿元)
1959487.12543.17—56.05
1960572.29643.68—71.39
1961356.06356.09—0.03
1962313.55294.8818.67
1963342.25332.0510.20
A.“一五”计划的实施B.苏联加大了对华援助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D.八字方针的有效实行
3 . 下表为1958~1963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其中20世纪60年代初数据变化表明当时
年份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5834.137.028.9
195926.142.830.5
196023.444.532.1
196136.231.931.9
196239.431.329.3
196340.333.026.7

A.国民经济“八字”调整方针的卓有成效B.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已基本完成
C.以工业化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得以贯彻D.中苏关系破裂导致中国工业发展停滞
4 . 下表是1960—1962年中国基本建设规模变化表
年份投资金额施工项目积累率
1960年384亿元8.2万个39.6%
1962年56亿元2.5万个10.4%

表中的数据变化,表明这一时期我国
A.重大建设项目停滞
B.投资集中于非生产性领域
C.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国家工业化战略被迫中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反映了“一五”计划至“四五”计划目标的关键词统计情况。该表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项目关键词
“一五”计划(1953~1957年)工业计划每年速长15.5%;集中力量建设156个项目;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超英赶美
“二五”计划(1958~1962年)重点抓粮食、钢铁等生产建设;完成工业化,将15年的超英赶美战路变成10年,之后又降到2至3年;实现“四个现代化”
“三五”计划(1966~1970年)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四五”计划(1971~1975年)狠抓战备,建设大三线,后调整为建设内地战略后方;以农业为基础
A.工业化的进程日益加速
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发展经济成为第一要务
D.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环境影响
6 . 1953年起,我国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下表中“二五”计划与“三五”计划出现间隔的主要原因是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
1966—1970年第三个五年计划
1971—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

A.开展“大跃进”运动
B.发生了较严重的经济困难
C.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
D.着力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7 .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状况的结论是
A.追求高速度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B.三年经济困难造成经济巨大破坏
C.压缩投资以实现国民经济调整
D.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