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恢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五四爱国运动同时,德国、匈牙利相继爆发了响应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西欧、北美、日本掀起了工人罢工的怒潮,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经过五四爱国运动高潮洗礼的中国人民深深感到这些斗争与中国的反帝反军阀斗争是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迅速引起了中国多数先进知识分子的进一步重视。与“五四”前只有李大钊等极少数人传播马克思主义不同,在“五四”后,迅速形成了一个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人开始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初步运用它探索中国社会根本改造的方向和道路。

——摘编自张德旺《新编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49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后,我国革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接着,我们先后进行了包含……三反五反和思想改造的五大运动。这些运动都是在党领导下以群众性的形式进行的,因为不采取这种形式,便不可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取得运动的胜利,……了解了上述五大运动和三大改造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互相关系,就可以了解在涉及六万万人民生活的历史大变革的第一年,工农业生产不仅能够正常进行而且能够获得很大发展的根本原因。

——摘编自周恩来《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史实及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城市。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五大运动”中的其它三项内容,并简析其共同的历史作用。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50年代我国能够成功完成“五大运动”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分配土地。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高举反封建的战斗旗帜,为在全国消灭封建削的土地制度提供了一个基本纲领。同时,它在国民党统治区产生了广泛的政治影响,对随后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圆发挥了推进作用。

——摘编自李佑新、高文学《土地改革对新中国制度建设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解放区和即将解放的地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改变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做法,确立了“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改总路线。中央和地方政府派遣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指导土改运动.1952年年底,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外,大陆土改取得了巨大胜利,约3亿农民分得7亿亩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及其他财产,最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一项最基本的历史任务。

——摘编自新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推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80年代将找不到要改革的对象。

——加拿大记者马克·盖恩

材料二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十年代中期,我国是怎样开展“现代工业革命”的。与西方的工业革命相比,此时我国发生的工业革命有何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请任选其中一种观点,推断这一观点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18-02-0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