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由邓子恢主持修订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该章程规定:“为了照顾社员种植蔬菜或者别的园艺作物的需要,应该允许社员有小块的自留地”,并规定“每口人所留的土地至多不能超过全村每口人所有土地的平均数的百分之五”。这些规定(     
A.适应了当时农村经济发展需求B.说明农业市场化得到中央的认可
C.表明社会主义体系的日渐完善D.印证了农村经济调整效果的初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6年初,一份关于初级合作社组织方案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采纳,该方案明确规定要为妇女保留一定比例的领导席位,要求对产后妇女采取保护措施,呼吁要在农忙季节建立托儿设施,保证男女同工同酬。该方案意在
A.打破传统伦理秩序B.推进农业集体化
C.突破男尊女卑观念D.保障妇女的权益
2022-06-04更新 | 75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56 年4月,陈云指出:“在农业增产方面,中国摸索了六年。起初注意开荒,但可开垦的大片荒地在东北和西北,那里居民稀少,每年只能耕种一次,必须移民和用机器,花钱多。...至于搞大型水利工程,也不能满足在短期内大增产的要求。”这表明
A.国家经济政策出现冒进倾向B.农业合作化成为必然选择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D.国家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农民将土地交社统一经营,除按劳动日分配收入外,仍得按入股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得一定的土地报酬,即采取土地入股分红的办法。这种活动的性质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的性质D.具右倾错误性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56年6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的保吃、保穿、保烧,年幼的保证受到教育和年老的保证死后安葬,简称“五保”。“五保”制度成为党在农村的一项长期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
A.推动了社会秩序的稳定B.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C.实现了城乡的均衡发展D.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表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代表性旧址。


材料二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知,“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中国既要实现社会主义,也要完成现代化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且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

——据罗平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革命旧址所代表的历史时期革命,并说明该时期中国共产党担负的主要革命任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在经济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时期,河北省组织的调查活动将农村家庭关系划分为三类:一类家庭指克服了旧封建家庭关系,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家庭关系;二类家庭指虽然保留了封建家长制,但“问题不大”;三类家庭指“家庭不和睦,不能团结生产的”。这一调查
A.适应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建设需要
B.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C.贯彻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旨在纠正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2021-12-15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开始,我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陆续开展起来。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等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绝对统治地位。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科学文化体制等也相应地基本形成了,以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为特点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也得以须布实施。中国共产党比较顺利和创造性地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避免了大的经济破坏和社会动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使中国能够形成全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有效团结,这为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为现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接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并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

——摘编自高长武《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材料二20201112,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参观了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一一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在这次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经过30年发展,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证明,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社论《浦东开启新的引领之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国家在上海浦东设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对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全新课题的最完整表述是
A.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B.完成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C.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时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2021-09-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农村通过集体化改造进行公共资金积累。这些资金除用来购买新式农具、化肥等农资外,还用来防备自然灾害:一些地区还用公共资金开办托儿所,开展“病有所医”的互助医疗,开办社队企业。这些措施
A.确立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普及
C.赢得了群众对新生政权的拥护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2021-09-15更新 | 641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