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表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
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6年32.2%53.4%7.3%7.1%0

A.土地改革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工业体系形成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 .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1953~1958~1963~1966~1971~1976~1981~
1957年1962年1965年1970年1975年1980年1985年
年均增长率4.5%4.3%11.1%3.9%4.0%5.1%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三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77.6%22.4%
1997年25.5%39.1%17.9%18.5%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78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 经济周期波动,是指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呈现的一起一落,扩张和收缩不断交替的周期性波动。经济的周期波动通常以GDP增长率作为衡量工具。

新中国历次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表

周期序号起止年份周期长度(年)峰位(%)谷位(%)振幅(%)平均增长率%
119531957515.64.211.4934
219581962521327348.60.60
319631968618.35.724.07.73
419691972419.43.815.611.78
51973197648.71.610.3433
619771981511.75.2657.98
719821986515.28.86.411.5
819871990411.63.87.87.7
919911999914.27.17.110.68
10200020091013.08.34.79.86
112010—今

——吕超群《新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及其历史启示》


以上为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到本世纪初,我国大致经历的经济周期统计,请你选取一个或多个周期时间段,围绕对应时段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以下是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导致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018-03-01更新 | 782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海林市柴河林业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