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洋务派利用国内外暂时的和平环境这一有利时机,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工.此后,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在上海、广东、天津等地区兴办了近代工业,即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

材料二   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增值情况(单位:万元)


材料三   建国初期,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大力保护和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53年,根据形势的变化,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摘编自邱守群《中国共产党对荣氏家族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并归纳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该时期发展最快的两个工业部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影响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8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2 .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透出新时代中国经济新信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不但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而且要出于资本家自愿,因为这是合作的事业,既是合作就不能强迫。……至于完成整个过渡时期,即包括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则不是三五年所能办到的。而需要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反对遥遥无期的思想,又要反对急躁冒进的思想。

——摘编自毛泽东《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1953年9月)

材料二(现代)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虽然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但这时市场的引入仅仅是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补充而已。1985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模式,标志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推进和目标的转换。之后,中国启动了大规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中国经济改革转入到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2003年中国明确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转型初步完成。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改革从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

——摘编自翟商《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目标转换》

材料三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十九大。习近平在会议政治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毛泽东变革生产关系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革生产关系主张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经历的主要阶段,并归纳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判断中国主要矛盾变化的依据。

【选做题】本题包括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018-04-1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
3 . 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产值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材料二   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   把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可以有两种政策,一种是没收,一种是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同我们一起反帝反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帝国主义,赞成土改、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由于这个历史关系,对他们实行赎买政策,是合于理的.如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统统没收过来,不光管不过来,还会引起资本家的抵制或破坏,势必造成停业或减产。

——彭真《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材料四   1978年和2020年我国城市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工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工业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6年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哪种所有制成分?并依据所学知识,分别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城市企业所有制结构出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020-06-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三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以上三个步骤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减租减息、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土地流转
D.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2020-01-20更新 | 617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4)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

材料二   在赣南、闽西根据地,土地革命有很大发展。1929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江西兴国县《土地法》。次年春,兴国等县全面展开分田运动。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以来的经验,提出一系列深入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原则。中国共产党坚决地领导贫苦农民向着封建土地制度猛烈开火这个事实,使广大农民迅速分清国共两党和两个政权的优劣。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当时中共制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当时土地革命的内容。概述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的标志是什么?请你谈谈“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
6 .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历经无数次险恶的国内外环境的磨砺,一次又一次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部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调整空间战略,是党夺取政权、掌握和巩固政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的空间战略选择与布局,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必须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城市与农村空间中进行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对党的历史产生过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党史活动原有的展开路径与模式,衍生出了全新的党史发展轨迹。

——摘编自崔保锋《空间思维与中共党史研究》

材料二   上海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抢抓发展机遇。19932019年,浦东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6亿美元提高到2051473亿元,按美元折算增长近120倍。GDP超过38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体现新技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六大重点产业表现亮眼。同时,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幅跃升,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摘编自钱智等《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评估与建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农村正确的“战略选择与布局”,并分别说明其战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浦东各项经济指标迅速增长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浦东开发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地位。
7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曾这样评价无锡荣氏家族:“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2年起,荣氏家族第一代代表人物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成长迅速,其产量占到其时天下面粉产量的29%。

材料二   下图是1956年1月20日,拥护公私合营的荣毅仁陪同毛泽东、陈毅视察公私合营申新第九棉纺织厂,该厂公私合营前为荣毅仁的私营企业。


材料三   1979年的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找到荣毅仁,探讨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些问题……不久,他按国际惯例建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荣氏家族三度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新的辉煌和传奇。

——以上材料摘编自《荣氏家族百年神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荣氏家族企业在1912年至1922年间的发展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荣氏家族企业得以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当时开展的什么活动?在这场运动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什么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时期荣氏企业在国内外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
(4)综观上述材料荣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你认为影响近现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0-07-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民族资本主义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如下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1912年~1919年),F1可能是哪些国内国际因素?F2的阻力最有可能来自于哪一个国家的侵华势力?
(2)材料二中,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1929年继续发展主要和当时的什么政策有关?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什么?三大改造对我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0-07-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6月的“农业信贷法令”把信贷业务合并为土地银行、生产信贷、中级信贷和合作信贷等四类,并且大大地扩大了当时的信贷范围。农业调整局把注意力集中于棉花、小麦、玉米的减产。联邦剩余产品公司收买剩余产品,把他们分配给各州救济机关;通过防洪工程划拨大批款项修建各州之间的公路,以及划拨大量资金使农村电气化以大力支持农业的办法。

——《美国经济史》

材料二 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总产量生荒地的产量其他地区的产量
195382.526.955.6
195485.637.348.3
1955106.847.759.1
1956127.663.364.3
1957105.038.166.9
1958141.258.482.8

——据李明海《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农业改革及评价》整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编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新政中的农业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主要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苏联、中国农业产量增长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农业政策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2020-06-13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
10 . 经济结构的变动通常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表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9.1%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不足1%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2)据材料二,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又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积极作用?
2020-05-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