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关键词(节选)

时间关键词
1949-1956土地改革法、征收公粮、互助组、农业合作化
1958-1976以粮为纲、人民公社、农村纠“左”、调整、农业学大寨、发展农村副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8-1986包产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
2004-2021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表格中选取一个阶段,并概述与评价所选取阶段的农业政策。(要求:明确写出所选取的阶段,对所选取阶段的农业政策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逻辑严谨。)
2022-03-09更新 | 18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观察下表,导致表格中经济成分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比重
年份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
1952年19.1%1.5%0.7%6.9%71.8%
1956年32.2%53.49%7.3%07.1%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承包责任制
2019-09-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20世纪60、7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四 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中国现代化之路”划分为三种模式,并制作了下表。
“中国现代化之路”大事年表
阶段
时间
事件
现代化模式
第一阶段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西方资本主义
现代化模式
1895—1898年
维新运动
1911—1912年
辛亥革命
1915—1919年
新文化运动(前期)
第二阶段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3—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第三阶段
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到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描述的历史现象?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历史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四概括指出表格中二、三阶段所对应的现代化模式。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o

材料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从战略高度明晰了中国国家形象的独特内涵。下表列举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部分关键词。



从表格中选出2-3个关键词,围绕“中国国家形象”,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解读中国国家形象。(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正面解读。)
2019-05-17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展示的是1952—1978年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年份国民收入指数消费水平指数
全国居民城市居民农村居民
1952100100100100
1957153122.9126.3117.0
1978453177.0212.0157.6

(注:国民收入指数和消费指数均按可比价格计算,此表格出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
A.国民收入主要用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B.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C.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
D.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国民收入持续增长
6 . 统计表格是研究经济史的主要史料。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1956
公有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二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年份╲类别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9725.5%39.1%17.9%18.5%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据材料一,指出表格中我国国民经济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1997年我国的经济成分与1978年相比有何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2-03-05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变化最能表明我国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社会主义工业化己初步实现
C.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2020-05-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开辟了历史新纪元的伟大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949年以后城市里的早期的公众情绪,由于对中共的不断增长的信任,是一片欢欣鼓舞。现在的新中国是一个人人感到自豪的国家——控制了通货膨胀,废除了外国人的特权,铲除了腐化……。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


(2)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通过哪些措施“控制了通货膨胀,废除了外国人的特权,铲除了腐化”?
(3)1953—1956年,新中国加快了向社会主义迈进的步伐,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举措目的
经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一五计划
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外交开拓外交新局面

9 . 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如一道闪电照亮了一个民族前行的道路;70年前成立新中国,则使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

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选自毛泽东《在纪念五四运动胜利20周年时对青年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事记(20世纪50年代中期部分)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
1954年9月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经过充分审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3—1957年中央人民政府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12月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分别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

——编自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民版)必修1、


(1)根据材料一,归纳毛泽东关于“五四”运动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五四”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各方面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根据材料二表格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重大变化。
2019-04-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数据背后有历史。仔细阅读表格,下列选项中解释正确的是“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农林水利轻工业重工业运输邮电文教卫生城市公用其他
7.66.5251.6819.27.23.71.1

A.为“三大改造”开始奠定了基础
B.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C.开始改变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工业化建设开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