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关于“三农”问题文件的关键词有: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这三个关键词都表明
A.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调整B.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复杂性
C.农业工作处于中心地位D.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革
2021-10-22更新 | 578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O六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创办合作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党中央和国务院曾明确规定了四条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二是要按照自愿原则来创办合作社,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严禁强迫人社现象的出现,在社内也需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三是要保存和发扬特种手工艺品。四是要加强生产管理,逐步推行经济核算制。这
A.使得在农村逐渐建立社会主义
B.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C.完成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
D.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2021-07-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5年,我国公私合营工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以1950年为100)为314,而私营工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158。这说明,公私合营
A.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B.保证了企业的生产利润
C.激发了企业的生产活力D.旨在压制私营工业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有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主要是缫丝、棉纺、面粉、火柴等轻工业和采煤业。从1872年到1894年,开办的企业单位共有100多家,投资总额五六百万元,雇工近三万人。这些民族资本的近代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本大约都在十万元以下,有的只有几千元,比起外资企业和官办企业,力量是微弱的。但有了这些新式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出现了。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   1949年,全国私营工业生产总值68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3.2%。私营商业销售额,批发占全国76%,零售占83.5%。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通过调整,使之从困境中走出来,为发展生产、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和恢复经济服……三大改造中,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变化。
2021-06-0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强调: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我们就不能解决年年增长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时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很低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绝大的困难,我们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他还认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他指出:单有国营经济而没有合作社经济,就不可能巩固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权。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材料二     1956年,合作社制度刚刚在农村普及,四川省江津县和浙江省永嘉县就开始试行包产到户。……由于当时还不具备这一务实的思想生存的客观条件,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央和地方一大批干部因此被带上变相单干”“复辟资本主义等政治帽子,受到错误处理。……198084月,邓小平明确同意姚依林从减轻国家负担的角度支持落后地区农民包产到户、发展生产。到1987年,全国有1.8亿农户实行了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对这一过程,邓小平回忆说: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是就全国范围讲的。

——摘编自《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对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
2021-05-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不久,鉴于统一的政治体制及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工资制度的需要,国家开始在新公私合营企业中实行工资改革。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开始于19569月,但由于情况复杂,历经准备试点及全面推开等阶段,直到195710月才基本结束。其中工资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工资水平与工资增长指标、新工资等级、变相工资、计件工资、保留工资等问题成为工资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新合营企业工资改革的完成,标志着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的企业工资制度开始全面确立,在收入分配环节上,基本完成了对新合营企业从产权到治理结构、再到分配制度的崭新的企业制度安排。

——摘编自张忠民《20世纪50年代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1-05-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4年,陈云指出:“对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发展,要加以管理和控制……要防止产量超过需要……要防止组织起来的工人排挤未组织起来的工人。”这一说法(  )
A.针对的是农业集体化中要求过急的倾向B.表明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目的是使手工业生产更加稳妥有序发展D.有利于工商业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