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政策,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至1952年底,互助组已发展到802.6万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3600多个。这一运动(     
A.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B.将农业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
C.确立了集体经济的优势地位D.激发了农民生产建设的热情
2023-03-17更新 | 887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漫画《奔向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当时人们(     
A.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信心B.对新生产关系的拥护
C.热烈庆祝经济体制改革成功D.积极地拥护土地改革
2023-01-04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衡水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由邓子恢主持修订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该章程规定:“为了照顾社员种植蔬菜或者别的园艺作物的需要,应该允许社员有小块的自留地”,并规定“每口人所留的土地至多不能超过全村每口人所有土地的平均数的百分之五”。这些规定(     
A.适应了当时农村经济发展需求B.说明农业市场化得到中央的认可
C.表明社会主义体系的日渐完善D.印证了农村经济调整效果的初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状况(1950-1956年)。这一状况在当时
单位:个、户(1950-1953年),千个、千户(1954-1956年)
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社数19130364415068114634994
其中高级社1110150.20.5312
初级社18129363415053114633682
参加的户数219161859029274852229716921111713
其中高级社323018402059124076874
初级社18715885718927279322851688134839
A.有利于国家重大经济战略的实施B.使国民经济的布局更加合理
C.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D.为纠正右倾错误提供了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311月,政务院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1957年前后,农民入城风气达到高潮。当时正值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关键时期,阻止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全国上下非常重要的工作。1957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严厉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不久,国家就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以员迁往城市。

有资料显示,“到1992年上半年,全国几乎每一个省份都出现了交钱办理城镇户口现象。据公安部对全国17个省区950个市(县)的不完全统计,共办理收费‘农转非’户口248万人,每个户口收费从2千元到4万元不等”。进入21世纪之后,一些省区借助城镇化的东风,开始不断推出户口迁移新政策,这些户籍新政的普遍特点是放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摘编自赵文远《现代中国户口迁移制度变迁的经济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新时期中国户口迁移制度变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中国户口迁移制度变迁的认识。
6 . 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B.农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C.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
2021-11-18更新 | 618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汇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开始,我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陆续开展起来。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等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绝对统治地位。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科学文化体制等也相应地基本形成了,以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为特点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也得以须布实施。中国共产党比较顺利和创造性地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避免了大的经济破坏和社会动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使中国能够形成全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有效团结,这为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为现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接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并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

——摘编自高长武《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材料二20201112,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参观了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一一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在这次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经过30年发展,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证明,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社论《浦东开启新的引领之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国家在上海浦东设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农村通过集体化改造进行公共资金积累。这些资金除用来购买新式农具、化肥等农资外,还用来防备自然灾害:一些地区还用公共资金开办托儿所,开展“病有所医”的互助医疗,开办社队企业。这些措施
A.确立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普及
C.赢得了群众对新生政权的拥护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2021-09-15更新 | 642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河北省邯郸市郊区酒务楼村农民报名入社的场景。该图可用于说明我国
A.国民经济调整的基本完成B.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变革”主要体现在
A.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确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C.独立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
D.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剥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