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52一一1957年广东省农民消费指数统计(以1952年为基准)。农民消费指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粮食

猪肉、鱼肉

食糖

棉布

1952年

100

100

100

100

1957年

110.7

138.9

131.2

130


A.工业体系的建立B.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进
C.国民经济的恢复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023-04-17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建国初期,周恩来在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说:“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将来是‘阶级消灭,个人愉快’。就是说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做到‘水到渠成’”。与此思想相符合的是新中国
A.开展土地改革B.实现工业化C.实行公私合营D.镇压反革命
2022-05-27更新 | 31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56 年4月,陈云指出:“在农业增产方面,中国摸索了六年。起初注意开荒,但可开垦的大片荒地在东北和西北,那里居民稀少,每年只能耕种一次,必须移民和用机器,花钱多。...至于搞大型水利工程,也不能满足在短期内大增产的要求。”这表明
A.国家经济政策出现冒进倾向B.农业合作化成为必然选择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D.国家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农民将土地交社统一经营,除按劳动日分配收入外,仍得按入股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得一定的土地报酬,即采取土地入股分红的办法。这种活动的性质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的性质D.具右倾错误性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为1956年吴凡创作的《布谷鸟叫了》。该作品反映出当时我国
A.农村生产方式发生一定变化B.妇女基本实现经济独立
C.农村走上人民公社化的道路D.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热潮
2022-04-17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1(河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状况(1950-1956年)。这一状况在当时
单位:个、户(1950-1953年),千个、千户(1954-1956年)
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社数19130364415068114634994
其中高级社1110150.20.5312
初级社18129363415053114633682
参加的户数219161859029274852229716921111713
其中高级社323018402059124076874
初级社18715885718927279322851688134839
A.有利于国家重大经济战略的实施B.使国民经济的布局更加合理
C.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D.为纠正右倾错误提供了经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54年,在上海工业总产值中,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产值(包括公私合营工业的产值和接受加工订货的产值)所占的比重从1952年的 44.8%上升到58.1%,私营工业自产自销的产值则从1952年的27.5%下降到8.7%,该变化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得益于社会主义改造方针的实施
C.着眼于城乡经济的协调D.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4年,有学者对中国23个省的15432个农户进行了调查,平均每户占有耕畜0.64头,犁0.54部,贫农直接用于购买生产工具的费用为3.5元,中农是7.6元。这一现象可以说明新中国
A.土地改革运动未取得成效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必然性D.照搬苏联农业模式弊端显现
2021-05-18更新 | 541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工业生产建设发展情况简表。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工业化战略重视均衡发展B.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C.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D.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5年3月,毛泽东指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否则生产力就会起来暴动”。为此,中央决定东北、华北、华东大部分地区停止发展,全力巩固;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在巩固中继续发展:山东、河南等地适当收缩。这有利于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B.纠正合作化运动过快的问题
C.国家工业布局均衡发展D.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启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