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5年,我国公私合营工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以1950年为100)为314,而私营工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158。这说明,公私合营
A.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B.保证了企业的生产利润
C.激发了企业的生产活力D.旨在压制私营工业发展
2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法国政府对宏观经济实行全面统制管理,国家通过财政和国有企业直接参与再生产过程,并减低税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和推行福利政策,制定和实施了两个“现代化与装备计划”。1948年6月,法国正式加入马歇尔计划,这为法国在战后重建基础部门解决了需要大量资本的难题。到1949年,法国基本上恢复了国民经济。从1950年起,法国经济开始复苏。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法国和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剧增。1959~1974年的15年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高达5.7%,在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日本。

——摘编自王奕苹《浅析二战后法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承认非公有经济的客观存在,统筹兼顾五种经济成分,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同时,协调劳资关系,帮助私营工商业克服生产经营的困难,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各经济成分发展的政策措施,党和政府在强调统一介绍和稳定就业的同时,进行多样化就业、失业的管理,确定了除失业保险外,老年、工伤、生育遗属等基本保险项目,建立起劳动保险制度。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摘编自宋玉军《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法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法国经济发展的不同之处及成因,并说明中法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之处。
2021-06-13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有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主要是缫丝、棉纺、面粉、火柴等轻工业和采煤业。从1872年到1894年,开办的企业单位共有100多家,投资总额五六百万元,雇工近三万人。这些民族资本的近代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本大约都在十万元以下,有的只有几千元,比起外资企业和官办企业,力量是微弱的。但有了这些新式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出现了。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   1949年,全国私营工业生产总值68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3.2%。私营商业销售额,批发占全国76%,零售占83.5%。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通过调整,使之从困境中走出来,为发展生产、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和恢复经济服……三大改造中,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变化。
2021-06-0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不久,鉴于统一的政治体制及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工资制度的需要,国家开始在新公私合营企业中实行工资改革。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开始于19569月,但由于情况复杂,历经准备试点及全面推开等阶段,直到195710月才基本结束。其中工资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工资水平与工资增长指标、新工资等级、变相工资、计件工资、保留工资等问题成为工资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新合营企业工资改革的完成,标志着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的企业工资制度开始全面确立,在收入分配环节上,基本完成了对新合营企业从产权到治理结构、再到分配制度的崭新的企业制度安排。

——摘编自张忠民《20世纪50年代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1-05-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4年,陈云指出:“对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发展,要加以管理和控制……要防止产量超过需要……要防止组织起来的工人排挤未组织起来的工人。”这一说法(  )
A.针对的是农业集体化中要求过急的倾向B.表明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目的是使手工业生产更加稳妥有序发展D.有利于工商业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6 . 1951年5月,针对山西省委要求削弱农村私有经济的意见,刘少奇提出:“现在采取动摇私有制的步骤,条件不成熟。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不要急于搞农业生产合作社。”刘少奇旨在强调
A.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B.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紧迫性
C.新中国地主经济存在的合法性D.维护土地改革成果的合理性
2021-04-22更新 | 792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