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满足对粮食迅速增长的需要,避免土改完成后农村出现新的两极分化,党采取的措施是
A.强调工业建设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公私合营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1-12-2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照片是时代的见证。下图照片为上海市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公私合营
A.发生在“大跃进”时期B.为制定“一五”计划创造了条件
C.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D.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该图是赵正辉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
A.反映出过渡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来
C.体现了土地改革时期农村风貌
D.反映农民拥护农业生产合作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3年开始,新中国将劳动用工制度的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建设计划,到1955年最终形成了统包分配,能进不出的劳动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民就业"。据此可知,影响该时期就业政策的主要因素是
A.重工业发展对人才需求B.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C.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解放D.重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021-05-05更新 | 267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百年老字号——杭州胡庆余堂药店是由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所创办,从1874年至今它的变化发展见证了一百多年历史的沿革。下图中的药酒标签为“公私合营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制剂厂”,判断相关事件是
A.辛亥革命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改革开放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


(1)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事件分别使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3)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7 . 有学者评论建国初期的某经济政策:“它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它意味着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材料中的‘退出通道’
A.建立了私营经济体系B.实现了生产关系变革
C.导致了浮夸风的出现D.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8 . 如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发行的股票凭证。该股票凭证的历史价值在于

A.见证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B.反映了新中国改造民族资本的创举
C.体现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D.说明了建国初期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推进国家治理的实践中,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展现了自身的优势。新中国初期,全国各族人民以空前的热情,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在各级政权建设过程中,普遍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毛泽东特别强调,我们应当“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在过渡时期不长的时间里,党和政府迅速组织起有计划的社会建设,x顺利完成了“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9%。

                                                  ——摘自王文《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从一些沿海城市起步构建对外开放基地。它们大胆探索新的经济制度和政府管理经济的新体制,为全国性的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样板,提供了借鉴,成为改革的试验区。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构建“对外开放基地”的过程,指出“全国性的经济体制改革”在90年代有哪些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50年代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单位:亿元)。对表中数据的变化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年份195219531954195519561957
工农业总产值8109601050110912521241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6.8348.0381.1392.2461.0474.2
比重(%)34.1736.2536.335.3736.8238.21

A.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B.市场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C.社会主义改造步履维艰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