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2022·山东淄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高频词汇的数量统计。其中Ⅱ是
会议社会主义阶级革命经济建设发展
I84335288272428
II1189845535279
III1791425209184173
IV128356212312492

A.八大B.九大C.十二大D.十四大
2022-03-01更新 | 719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除了向苏联学习,还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表明当时中国
A.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B.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面临复杂的国内环境D.意图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2022高二下·北京·学业考试

3 . 国家治理关乎民生商周时期的统治者已经产生了“敬德保民”的认知和经验。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提倡统治者应该强修养、克己成仁,实施养民、富民、教民之治。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力主君为民而设、统治者要推行“仁政”。

——摘编自严炳洲《从以民为本到人民至上——民本思想在中国的现代化演进研究》


(1)依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观点。

汉初,经济的凋敝和秦亡的教训使统治者认识到“为富安天下”,只有与民休息、尽快恢复社会经济,才是兴邦的根本出路。汉高祖即位之初,“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景帝时“三十而税一也”。文景之时,先后“除肉刑”,“欲令治狱者务先宽”。

——摘编自马卫东《中国古代三大治世的历史成因》


(2)依据材料,概括汉初统治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其带来的影响。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毕生追求的革命纲领。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倡导民生主义。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明确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孙中山强调“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他一生都在力行振兴实业的革命实践,他主张在“关系主权之事,不能丧失”的前提下,可利用外资、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技术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摘编自韩喜平《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评析》


(3)依据材料,列举孙中山提出的有利于民生发展的主张。

1956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017年中国GDP总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2017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论断,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门小军《中国共产党对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及其经验启示》


(4)从材料中任选一种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说明其提出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2022-03-09更新 | 441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4 . 陈云在中共八大中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这表明中国
A.全面突破“斯大林模式”B.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肯定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D.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2022-05-25更新 | 368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上·河南安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中共八大提出管理体制应当给予企业自主权、分配体制应当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流通体制应当适当放宽、计划体制应当允许个体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中适度经营和生产等思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       
A.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理顺计划和市场的关系D.践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八字”方针
2022-07-04更新 | 38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复习好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1)
21-22高三上·河北邢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9年,《共同纲领》指出,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各民主阶级的联合专政。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作政治报告时称:“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这一变化反映出
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C.人民已成为国家的主人D.社会主义政治体系正式形成
2021-11-11更新 | 559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1)
7 . 1956年12月,针对当时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自由市场活跃,个体工商户明显增加,较大个体户的手工工场和“地下商店”等现象,国家领导人给与肯定,称之为中国的“新经济政策”。这主要表明
A.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仍在进行
B.中国共产党借鉴了苏联经济模式
C.中共进行经济建设探索的新尝试
D.生产资料私有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8 . 1956年,苏联驻华使馆对《论十大关系》进行分析后做出评论:在毛泽东提出的干顿方针中,最重要的几项同苏共二十大的决议紧密相关,尤其是在强调提高人民群众福利和进一步发扬民主问题等方面。这表明当时中苏两党之间
A.对苏共二十大的决议态度基本一致B.都认识到需要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都在思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D.都以提高福利和发扬民主为工作中心
2021-05-07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9 . 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材料对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现代化已彻底实现B.我国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越D.依据国情适时调整发展战略
2022-07-08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过关1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对于国弱之忧是极其强烈的。他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吹起牛皮很大,历史有几千年,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一年才生产二百几十万吨钢,现在才开始造汽车,产量还很少,实在不像样子”。针对这一现状,我党在“八大”上明确了
A.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总方针
B.进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措施
C.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