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下列方针政策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按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引进来”和“走出去”
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2 . 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时期,流传的口号各有特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3年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58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①口号都体现了浓厚的革命色彩
②经济建设的探索合理有成效
③国家建设面临复杂的内外形势
④不同时期口号时代特征明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1-05-09更新 | 235次组卷 | 6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建国后农村的发展变化。这些变化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
C.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发展
D.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
4 .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019-06-13更新 | 279次组卷 | 2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这是1960年1月某杂志刊登的《引洮河水上山》,展现了当时甘肃为了解决干旱问题,在高山上修建水渠引水的场景。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A.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稳步中前进
B.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
C.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D.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农村活力
6 . 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2019-01-30更新 | 1394次组卷 | 17卷引用:西藏林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
7 .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2019-01-30更新 | 2895次组卷 | 6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林芝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2019-01-30更新 | 2937次组卷 | 30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据当时报纸报道,1958年四川省叙永县是个30万人口的山区,出现了5万多个作家、诗人,创作诗歌达600万首以上。县区乡社出版了诗选,近百个农民诗人编印了诗集。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左”倾错误的影响
C.报纸的虚假报道.
D.文化事业的繁荣
10 . 下图《大豆过江》:“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这幅宣传画反映
A.农业生产中的虚报浮夸
B.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
D.农业合作化取得丰硕成果
2017-12-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