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56—1961年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统计数据。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表中数据与该时段的粮食生产状况不符,明显失真
B.1957—1959年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表明农业政策效果显著
C.1961年粮食进口量激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D.该时段粮食出口量过高,说明“一五”计划成效有限
2019-02-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荆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表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对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时段农业实产量实征农业税农业税占实际产量%
合计正税附加合计其中:正税
经济恢复时期3806.05494.54443.8850.6613.0011.70
“一五”时期8017.80933.21847.4585.7611.6010.60
“二五”时期6983.20833.32745.6687.6611.9010.70
1963—1965年5004.50374.02333.4240.607.506.70

A.1950—1965年中国实征农业税始终呈现下降趋势
B.“一五”时期农业税增加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C.“二五”时期农业产量下降反映经济领域已出现“左”倾错误
D.1963—1965年农业产量下降说明当时国民经济混乱不堪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下表反映的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

1953~19571958~19621963~1965
流入重工业
的资金(%)
38.754.948
流入农业的
资金(%)
7.611.418.4
流入其他部
门的资金(%)
53.733.733.6

材料三1962年3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1962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方面。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

——《陈云与中国经济建设》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与前一个阶段相比,1958~1962年和196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流动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二五”计划期间我国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存在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