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史实是
A.“一五”计划B.“大跃进”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
2 . 一首歌谣写道“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应出现于(  )
A.农业合作化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3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2021-01-19更新 | 217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1-2012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Ⅰ考试历史试卷
4 . 大跃进的红旗渠被誉为“人工天河”,其干渠和支渠约1500公里,1960至1969年修建完工,参与民工7万人,先后81位干部、技工和农民献出了宝贵生命,削平了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解决了全县干旱问题。材料反映了
A.大跃进对生态平衡破坏严重B.中国人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
C.党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D.我国高指标左倾错误的泛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019-06-13更新 | 279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开来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1957到1978年间,我国农业劳动者从19316万人增加到29426万人,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95.8倍,而同期农业总产值仅增长84%。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
B.城乡人口比例变化明显
C.社会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D.国民经济发展增速缓慢
7 . 这是1960年1月某杂志刊登的《引洮河水上山》,展现了当时甘肃为了解决干旱问题,在高山上修建水渠引水的场景。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A.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稳步中前进
B.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
C.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D.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农村活力
8 . 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2019-01-30更新 | 3038次组卷 | 33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2019-01-30更新 | 2903次组卷 | 66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2019-01-30更新 | 1815次组卷 | 47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