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内容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并且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这一举措
A.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B.稳定了国民经济的基本结构
C.有利于粮食短缺问题的解决
D.标志着户籍制度开始法律化
2 . 下表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五个时期,其中两个非常时期出现的原因是
A.教育发展水平落后
B.经济发展缓慢
C.“左”倾错误的发展
D.中苏关系恶化
3 .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B.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C.“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4 .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2019-01-30更新 | 2944次组卷 | 3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奏表《严塞漏厄以培国本折》

材料二: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以上——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了“二五”计划意见书。意见书中规定“二五”所要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


问题:
(1)黄爵滋所说的“病国之忧”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做法及其产生的后果。
(2)据材料二,清政府面临什么样的时局?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挽救危局的做法。
(3)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二五”计划意见书出台的历史背景并评价。
6 . 1958年,中共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从中得出的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2018-12-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 . 某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国庆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商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超英赶美”、“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C.“左”倾错误影响
D.三大改造完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