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61年5月中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3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并要求1961年至少减少1000万人。这种逆城市化的举措(     
A.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益B.促进了人口的自然流动
C.缓解经济过热带来的压力D.推动了产业布局的调整
2 . 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     
A.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B.开局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
C.开局较好,中期有问题,后期纠正
D.开局有问题,中后期逐渐纠正
3 . 如图为1960年创作的宣传画,画中一位妇女驾驶着拖拉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该作品旨在
A.说明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B.倡导乐观奋斗的社会风尚
C.表明妇女成为工业建设主力军D.展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2021-03-27更新 | 855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年份粮食总产量
(万吨)
棉花总产量
(万吨)
比上一年增长(%)上缴农业税
(亿元)
粮食棉花
19501321369.216.755.919.1
195114369103.18.74921.69
195216390130.414.126.527.03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

材料三   


材料四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部分农民签订的一份包干合同书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4)材料四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重大变革?简要说明这一变革实行的历史意义。
2020-09-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高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A.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B.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D.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2020-07-12更新 | 5223次组卷 | 56卷引用: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英国一位科学家在1965年访问中国时报道说:过去,农民们把庄稼得病看作是天祸,对得病的庄稼不采取任何措施。现在,在我所访问的公社里,每个生产队都对社员进行了训练,让他们认识最普通的虫害和各种类型的作物病害.并让他们懂得在发现病虫害时该采取什么补救措施。这表明
A.中英已经建立正式外交关系B.“左”倾错误影响基本消除
C.政府科技普及工作初见成效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
2020·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及比重(%)

时期

基本建设投资额(亿元)

比重(以投资总额为100)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一五”时期

41.83

37.47

212.79

7.1

6.4

36.1

“二五”时期

135.71

76.59

651.71

11.3

6.4

54.0

“1963─1965”

74.46

16.47

193.71

17.7

3.9

45.9

“三五”时期

104.27

42.62

498.89

10.7

4.4

51.1


上表说明当时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方针时,着眼于处理
A.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B.农民利益与工人利益的关系
C.沿海建设与内地建设的关系D.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2020-03-16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次改革的初步尝试。这次尝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中央与地方关系上适当分权,使资源的地域配置趋于合理,克服中央集权过多的弊端;二是计划与市场关系上,考虑改变单一指令性计划的苏联模式,实行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这次改革
A.根除了苏联模式中的僵化部分B.改变了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
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为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
2019-06-21更新 | 6037次组卷 | 8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学考班)试题
10 . 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相当于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至少7年不变;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从各方面节约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这些规定
A.拉开了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
B.消除了“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
C.逐渐打破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
D.有利于扭转当时的农村经济形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