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在国庆35周年的彩车游行队伍中,有一辆彩车上树立了“联产承包好”,当时,“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
A.城镇生产管理体制B.农村基本经营管理体制
C.农民自发的生产方式D.经济特区的生产方式
2 . 导致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败一胜的关键因素是
A.是否坚持土地公有制
B.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
C.是否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关系
3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是指(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4 .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基于
A.推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
B.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C.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D.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的需要
2016-11-18更新 | 8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5 . 小岗村,从“乞丐村”变成“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其关键因素是
A.村民吃苦耐劳、团结肯干
B.人穷思变,借地度荒
C.包干到户的尝试得到中央的支持
D.邓小平等领导的特别拨款
6 . 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生前事迹感动了社会。沈浩生前工作的小岗村,因为当年18位村民印下红手印的契约(见图)而被称作“中国第一村”。这份契约见证了他们在1978年就开始尝试
A.农村合作社
B.公私合营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 . 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户农民订立把土地分到户,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书,秘密按下了十八个手印(现被中国革命博物馆珍藏),它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小岗村村民此举目的是:
A.打破不合理的统购派购制度
B.冲破旧的经营管理体制
C.改变单一的所有制形式
D.寻求奔小康的途径
2016-11-18更新 | 4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8 .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中的三枚,表现了4个经典的重大事件。邮票的主图选用的是纪实性的照片。

回答:
(1)小明想为第二枚邮票加盖原地纪念邮戳,他应该去哪些省份?
(2)前两枚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大约相隔了多少年?
(3)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这三枚邮票的选题有何深刻的政治、理论寓意?
2016-11-18更新 | 10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高考预测历史试题
2007·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9 . 山东南山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
A.互助组B.高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6-11-18更新 | 3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B组(上海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