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下列出自湖北省天门县农民的几幅对联,引发了“我也过年”到“欢度春节”直至“永远跟党走”的心声,这直接得益于
A.土改运动深入
B.三面红旗高扬
C.联产承包见效
D.十年浩劫结束
2018-01-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17-08-06更新 | 57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
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泪流满面
③争胜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信息社会,你和我妈没有电话怎么能行呢”
④菊兰偷偷地跟上一些妇女去掐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掐不到苜蓿,便偷偷地到地里掐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拌成菜疙瘩
按相关历史事件、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   )
A.①②④③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4 . 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这反映我国当时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5 . “……1978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的会议上,一名来自安徽的干部鼓足勇气说,不应当盲目学习大寨榜样,政府不应当搞这么多政治运动,干扰地方的经济创新。”这反映了
A.实事求是与“两个凡是”两种思想路线的直接斗争
B.“文化大革命”的继续与拨乱反正改革的正面交锋
C.农业集体化与农民分散经营两种生产方式的斗争
D.重视工业与重视农业的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斗争
7 .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给农民土地经营权。对应这种变化的事件顺序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
B.土地改革——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6-12-12更新 | 118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届上海普陀区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8 .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小调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小调歌赞扬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制B.人民公社
C.农业合作化D.土地改革
9 . “为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年轻的共和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历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大跃进’、                等 ,先后都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难”。材料中空格处可以填写的内容是
A.三大改造、人民公社
B.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
C.一五计划、“文化大革命”
D.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 .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首民谣主要反映的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实行对外开放国策
C.开展土地革命D.建立农业合作社
2016-11-27更新 | 8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