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
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4.5%

——摘编自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76年毛泽东逝世以后,……毛的继承者们发起了一场“现代化”运动,它不仅采取了以前被指责为“修正主义”措施,而且还沿着这条修正主义的道路继续往下走,走到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这些措施包括恢复家庭农场,取代人民公社;在工厂以个人经理取代革命委员会;奖优惩劣;从工业的自力更生转向大规模地引进设备和技术。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城乡居民经济状况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产生这些变化的政策因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中国明确要走向“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的年份,并指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的具体决策。
2022-03-0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教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爱尔兰成了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2.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

……

4.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重申国际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并要避免采取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不一致并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

5.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

材料三   中国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20069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的《2005年度国际粮食援助监测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对外提供了57.7万吨粮食援助,占当年全球粮食援助总量的6.9%,仅次于美国和欧盟。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物种交流对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国会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2022-02-24更新 | 29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79年,四川省粮食产量640亿斤,比历史最高年份1978年多40亿斤。1980年,贵州省98%以上的生产队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当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9.6亿斤,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个高产年。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大规模的三线建设B.冤假错案的平反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经济特区的设立
2022-02-21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高级中学等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4 . 1985年,我国关税政策从“全面保护”向“有区别地保护”转变。1992年以后,启动了大幅度的自主降税进程,截止2001年,关税总水平由43.2%降至15.3%,降幅达65%。1985年以后我国关税政策的调整旨在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C.履行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义务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5 . 下图反映的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状况。对此解读最恰当的是
A.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入超地位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助推对外贸易额大幅上升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拓展对外贸易的范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推动了外贸发展
2022-02-08更新 | 17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面的漫画作品描绘了新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表明了当时我国
A.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农村已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产力巨大进步
C.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7 . 口号是时代的缩影,蕴含着浓郁的时代特色。某历史学习小组选取了以下四个口号,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②“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③“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
④“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
8 . 1984年,我国进行城市经济改革综合试点,其中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A.政企分开B.包产到户C.政府主导D.“引进来”和“走出去”
2022-01-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一定时期的政治是一定时期的经济、文化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的一段话我们耳熟能详:“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可以说,宋人以超脱的奇思妙想和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将日复一日的生产生活故事,织出“科技味儿”,达到了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高峰。

——摘编自曾福泉、何冬健《古代科技发展的璀璨明珠》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再一次实践,而且是较前面成功的一次实践。它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之久并已日趋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辛亥革命对现代化起的另一重要作用,表现在对经济现代化的政策推动上。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了若干维护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方针……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大大超过了晚清几十年的总和……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思想的启蒙和观念的现代化。

——摘编自徐业滨、秦慧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循环经济》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编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印刷术、指南针在宋朝的发展表现,并写出北宋沈括记载和总结当时许多科技成果的著作名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指出1915年在“思想的启蒙”方面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并分别写出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0 . 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的伟大创造。农民认为这个文件给他们松了绑、指了路、开了心。邓小平说:“一号文件很好,政策问题解决了。”据此可知,一号文件的出台
A.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进程B.回应了改革初期农民的困惑
C.初步解决开放的政策问题D.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22-01-19更新 | 34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年1月浙江历史高考选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