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A.发展非公有制经济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增强国有企业活力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4-13更新 | 358次组卷 | 5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1986年11月1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将交易所徽章赠送给邓小平,邓小平将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飞乐音响”股票回赠给他。这一事件
A.标志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B.是中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缩影
C.标志着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D.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2-03-29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面为1985~2006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部分食品人均消费量示意图(单位:千克/人)。这反映出我国
A.新时期畜牧业稳定发展B.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完善
C.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D.经济结构发展极不平衡
4 . “倒爷”是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利用地区差和时间差,运用手中信息网络,看准时机行情,转手倒卖,以攫取经营暴利的人的蔑称,这些人也是当时国家政府规劝、教育和整肃的对象。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与“倒爷”有关的法律法规却相继被废除或修订。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国家对“倒爷”教育收效明显B.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逐渐开放
C.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建立
5 . 1979年初,全国约有2000万人待就业。同年,上海、武汉等地恢复了个体工商业的登记发证工作,武汉还把汉正街开放为小商贩集中经营的市场;北京各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兴办一批集体企业,安排了约3万名青年就业。这一现象反映出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经明确
C.就业压力助推经济体制改革D.计划经济发展模式遭到摒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口可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深受年轻人喜爱。以下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材料   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蝌蝌啃蜡”,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很差。

在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

1948年上海成为可口可乐海外首个销量超百万标箱的城市。

在2年后,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

1978年12月,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可口可乐撤离大陆30年后重返中国市场,成为港澳之外第一家进入大陆的外企。

1981年可口可乐在北京工厂建成之后,很快有了不同意见。一位老同志先发话了:“中国的汽水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吗?不能满足外国人的需要吗?非要喝可口可乐?简直是卖国主义,”

1982年1月30日,商业部通电全国,立即停止内销可口可乐。1983年又有卫生部门提出:“可口可乐含有咖啡因,不符合卫生要求。”

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想把浓缩汁厂也建到中国来,由于配方保密,美方要求这个厂由可口可乐独资,但在当时中国尚不允许外资独资,最后采取合作办厂,中美各控股50%,组成一个合作企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


(1)请你分别为1931年、1945年可口可乐在中国销售编写一句广告语。
(2)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口可乐能够重返中国的背景。
(3)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在中国发展遭遇困难的原因。
7 .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制度。1985年1月,中共中央1号文件规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这项规定
A.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B.促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
C.完成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任务D.推动了农业生产市场化发展趋势
2022-02-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所示是1993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集团)公司许可的一张股权证书。它可以用来说明当时长春
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革B.对外开放取得重大成果
C.国有企业已实现政企分开D.逐渐迈向市场经济体制
9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结合起来,构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体制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B.超越了我国生产力水平
C.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降低了单位土地利用率
2021-10-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斯大林逝世的前几年,苏联农业发展非常缓慢,单位面积产量始终没有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粮食产量从1913~1953年基本没有提离。1954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作了《关于进一步扩大苏联的爷谷物生产和开些生荒地和熟荒地的报告》,规定1954年-1955年至少开垦1300万公顷荒地。(政府)原来对农业生产规定非常细致,规定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195513月通过《关于改变农业计划工作》的决议,废除国家下达的指标。1958630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从195871日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蔬菜、肉、奶、蛋、羊毛、饲草的制度;从同日起,国家实行统一的产品收购办法。

——摘编自张建华《俄国史》

材料二   1979928日,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于问题的决定》,提出“当前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二十五项政策和措施”。《决定》把“草案”中不许包产到户”六个字删掉了,代之以“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除有法律规定者外,不得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制社、队执行,应该允许他们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在这方面的自主权,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摘编自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农业改革的背量及其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和中国在农村改革中的异同,分析中国农村改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