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9 道试题
1 . 农村、城市、国企分别如何改革?
2021-10-1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备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精品学案
2 . 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B.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C.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3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出自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的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土地改革运动
4 . 如图是建国后,四川地区曾使用过的票证。以下对这些票证包含的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物资供给由政府统一计划安排
②票证的使用有严格的地域限制
③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联系紧密
④凭票供应的历史止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8-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由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私有制。
2021-08-0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学业水平考试必修二判断题专项训练01(人教版)
6 .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实行这一政策的地区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
A.基本都取得了农业大丰收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D.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社会面貌
2021-08-06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备作业)
7 . 为解决温饱问题,1978年12月至1979年1月,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队18个农民摁下红手印,自发搞起了大包干,率先敲响了农村改革的鼓点。凤阳县小岗队(小岗村)位于
A.安徽省B.四川省C.河南省D.湖北省
2021-07-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8 .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C.农村生产工具的改变D.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9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工业化持续发展,国民经济高位增长。对其发展原因归纳不正确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实行改革开放C.深化经济体制改革D.进行三大改造
2021-07-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78年4月,经济学家薛暮桥调研后发现,江苏国营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如地方工业,地方工业的发展速度又不如社队工业(农村集体的副业)。因为地方工业留利比例(60%)超过国营企业(利润全部上交);而社队工业的留利比例(80%)又超过地方工业。这一现象在改革初期所引领的方向是
A.鼓励发展农村乡镇企业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