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7 道试题
1 . 1982年5月,山东省济宁市邹县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2年初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邹县为农村体制改革的试点。我们要触动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胆有多大,要是搞错了,该是什么罪名,我当时也是心有余悸。我们一班人经过反复研究讨论,确定公社改为区,为县的派出机构,乡为实体政府,大队改为行政村,建立村委会,由村民选举产生,生产队改为经营组。区、乡的三个组织均为科级。区乡机构改革后来又有二次调整完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组织和名称从此不见了。这在全省是第一家,在全国也未见资料记载。为了避免“取消”二字,这次改革名为“设区建乡”。3天之内,区、乡、联合公司全部挂牌办公,280名被调整的干部3天内全部到位。

198212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四部宪法。总纲第八条规定:“农村人民公社、农村经济合作社和其他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我的心才真正踏实下来

——冯钦河《邹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口述史》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2022-10-1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83年,鲁冠球与乡政府签订厂长风险承包合同,承包下萧山万向节厂,首创兼顾国家、企业、员工三者所得的“联利计酬浮动工资制”。1984年万向节厂首次向美国出口,逐步实现了产品、人员和企业“走出去”。1990年万向集团公司组建。该厂的发展历程折射出我国(     
A.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C.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突破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22-10-11更新 | 71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一)历史试题
3 . 1983年英国学者杰克·哥瑞参观了山东烟台桃村,在总结桃村致富的经验时指出,“把原来只为本村服务的面粉加工厂和服装厂,扩建成面向广大市场的厂子。把产品销到远方去。办旅馆、饭店、百货公司,发展面向社会的服务业。”关于桃村致富原因的表述,最合理的解释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动
C.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D.山东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政策推动
4 . 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登出了则天津牙膏厂 产品介绍的广告,该广告通栏排版,约20行高,其后来推出的牙膏广告红遍大江南北。这一年电视广告也开始在上海出现。这些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天津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B.实事求是的经济发展战略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D.扩大企业自主权和灵活性
5 . 【粮食与国家安全】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4.5亿亩,2017年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位列世界首位,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保证。与此同时,我国集成推广了一批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模式,杂交水稻、耐密型玉米等品种大面积推广,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一喷三防等实用技术广泛应用,为粮食现代化生产起到了良好的带动引领作用。从1978年开始,粮食市场化改革就在探索中前行,从初期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全面放开粮食市场,我国粮食市场由分割逐步走向一体化,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基础。现在,我国粮食能从吃不饱转变到吃好状态,这也是与政府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制定粮食安全政策密切相关的。

——摘编自王济民《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粮食安全:成就、问题及建议》

材料二   据统计,20102019年的10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2%,粮食消费年增长率2.7%,粮食消费年均增长率高于粮食产量增长率0.7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每年新增人口大约600多万人,新增的城镇化人口大约2000万人,每年因为人口增长和需求增加需要粮食消费新增100多亿斤,但我国户均耕地7亩左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发达国家的1/40,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粮食缺口需要通过粮食储备和适量进口加以调剂解决,但是世界粮食市场不具备支持我国粮食安全的能力。我国年消费的粮食数量到2021年将达到14000亿斤左右,而世界粮食市场的可贸易量只有6800亿斤。

——摘编自尹成杰《后疫情时代粮食发展与粮食安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经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并谈谈应如何处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85年,广西出台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若干规定》,启动了广西科技体制改革。1986年11月,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改革科研事业拨款制度的暂行规定》,启动了科研院所初始改革。广西科技体制改革得益于(     
A.率先实行对外开放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7 . 20世纪八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发了三个经济现象,如下表所示。这主要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序号经济现象
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专业户,其经营方向明显地倾向于非农产业,如工矿、运输、商业、服务业等
城乡市场的开拓。城乡农贸市场首先恢复,并日益繁荣,继而出现农民长途贩运,异地经商,出现了各种专业市场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中的一些“能人”,走出了小农经济的生存逻辑,激发出创业的冲动

A.契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B.利用了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
C.实行农户分散决策和自主进入市场的机制D.旨在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022-09-03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著名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她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合拢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以上描述“散伙”的实质是(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B.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否定
C.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建D.中国农民面对现实的创举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纸厂变迁记

1943年,迫于形势,国民政府为制造新闻纸的中国纸厂选址四川宜宾

19456月,经中国纸厂自主研发,中国第一张机械木浆新闻纸问世

1946--1948年,中国纸厂年产纸三千余吨,供应中国半数地区的书报用纸

19494月,鉴于经济形式,中国纸厂全面停工,工人生活困难

1949年底,军管会接收纸厂并改名宜宾造纸厂,引进苏式设备、激发职工主人翁意识逐渐复工1950--1956年,宜宾造纸厂逐步完成国有化改造

1958--1959年,纸厂先更名“602造纸厂”,后与“中元造纸厂”合并为国营宜宾造纸厂20世纪6070年代,纸厂发展为拥有配料厂、运输队、学校、医院,效益突出的“万人单位”1978年底,宜宾纸厂原“602厂”与原“中元厂”完成分设

1988年,宜宾纸厂改制为“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宜宾纸业公司股票上市,成为中国造纸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宜宾第一家上市公司2011年,纸厂因环境污染、连续亏损以及生产工艺等问题停产,随后实施整体搬迁和技改   

一一据《戎城史志》等


以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线索,将中国纸厂的变迁划分为五个阶段。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就纸厂的发展情况予以阐释。
2022-08-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鼓励发达省市区与欠发达省市以对口帮扶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协作。广东省实施珠三角“对口帮扶”粤东西北战略,汕尾是深圳市对口帮扶城市。2015年11月,比亚迪积极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东进汕尾。这些举措反映了(     
A.国家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B.粤东与珠三角经济差距缩小
C.区域发展失衡难题得到了解决D.广东对外开放进入崭新阶段
2022-08-11更新 | 645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