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下面的图表是对我国新时期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的描述。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凸显B.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C.国家宏观调控难以奏效D.计划经济束缚亟需打破
2 . 观察下表这些数据可以说明当时中国
新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表
A.农村经济改革的成效显著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结构
C.城乡一体化已经基本实现D.现代企业制度开始确立
3 .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流行语,他们记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时期流行词汇
20世纪50年代苏联老大哥、列宁装、解放汽车、公私合营
20世纪70年代阶级斗争、红卫兵、小球推动大球转、一条线—大片
20世纪80年代个体户、万元户、国优省优部优、迪斯科、牛仔裤
20世纪90年代中关村、因特网、伊妹儿、下海、下岗

——数据摘自《人民日报》相关报迫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阶段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提炼一个观点并简要论述.(要求:写出阶段和选择的词语,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 . 如表是某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编订的建国后城市和农村人均消费表。该学者意在说明
城市和农村人均消费(单位:元,按当年价格计算)
时间农村消费城市消费比例/
1952621482.39
1957792052.59
19651002372.37
19781323832.90
19801734682.71
19822125002.36
19863528652.46

A.改革推动了城乡差距持续减弱B.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C.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D.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5 . 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统计表(单位:元)。依据表格数据变化可推知,当时
年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指数
1986年410.321068.691:2.60
1987年445.971174.681:2.64
1988年491.691224.271:2.49
1989年536.221465.761:2.73
1990年667.621897.291:2.84
1991年700.042044.261:2.92
1992年750.352287.521:3.05

A.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改革有待继续加以深化D.农村贫困人口数量逐渐增多
6 . 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1978年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1/4,而到1987年则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当年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52.4%。这说明
A.农村工业化实现B.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C.农村全面迈入小康D.农村改革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7 . 下表是某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编订的建国后城市和农村人均消费表。该学者意在说明
城市和农村人均消费表(单位∶元,按当年价格计算)
A.改革推动了城乡差距持续减弱B.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C.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D.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2021-02-2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2月检测历史试题
8 . 如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9 . 规律提炼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程】


材料二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三   【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三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四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直接推动因素有哪些?
10 . 下表中各项数据的变化说明(  )
   时间国家统配物资品种国家计划收购和调拨商品指令性产品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
1979年256种65种95%以上
1992年19种15种10%以内
A.私营工商业的迅速发展B.企业的自主权不断扩大
C.经济结构发生彻底改变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