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48 道试题
1 . 1984年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曾经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此后
A.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面展开B.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国有企业改革向深入方向发展D.现代企业制度得以建立
2 .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实行这一政策的地区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
A.基本都取得了农业大丰收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D.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社会面貌
2021-08-06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备作业)
3 . 1981年,从基层干起的马胜利承包国企石家庄造纸厂并担任厂长。他一方面加强企业管理,在厂里层层推行承包责任制,一方面努力开拓,生产新产品,终于打开了市场,成为轰动全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案例。以上材料说明在国有企业改革中
A.自主经营权得到进一步放宽B.企业的发展只能瞄准市场
C.基层出身的厂长更有发言权D.承包责任制得到全面推广
2021-08-03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名退休干部的账本张心侠老人是一名离休干部,1949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今年89岁的他居住在济南市市中区的卧龙社区。从1977年开始,他就记录家庭收支账目,这一记就是40多年。

他的家庭账本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家庭收入;另一部分是支出。

从家庭账本可以看出,1976年,他家全年收入是2000元;1980年,全家收入是3053元。如今,他全家的收入比40年前增长了136倍……张心侠说:“以前,大部分家庭买一台大件家用电器要攒上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工资,而且还要有票证才能买得到。”根据账本的记录,张心侠家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19803月购买的,第一台电风扇是19806月买的,第一台空调19956月买的……上个世纪60年代,他虽没有记生活账,但清楚地记得,那时家里的收入主要用在一家人的吃饭上,恩格尔系数在80%左右。“以前,大家工资不高,食品、蔬菜、水果在市场上很少,吃饭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张心侠说。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他家的恩格尔系数降到10%左右,近几年都在10%以下。

——摘编自中国网《家庭账本的40年·记录改革开放民生巨变》


从张心侠老人的家庭账本中提取一个生活片段,指出它所反映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简要概括所提取的生活片段及史实,对史实的说明要准确全面。)
2021-08-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农经济自战国以后,一直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统治地位。


材料二


1865年英国在上海创办的耶松船厂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荣氏家族的保兴面粉厂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材料四 下图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十六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并概括与此发展状况相关的农村政策。
(4)从材料四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结合你的理解,针对这一结果分别说明理由。
2021-07-29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近现代史中有些年份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譬如1895年、1984年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材料二     改革开放大事记——1984 年(部分)

1月邓小平第一次视察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4月中国成功发生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写入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摘自《改革开放大事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84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折"的原因
2021-07-2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农业的持续萧条,罗斯福政府先后两次颁布《农业调整法》,通过削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等方式维持粮食价格,不致出现“谷贱伤农”。其次,政府还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农场主提供援助,19331937年仅因干旱而给农场主的援助就达到10亿美元。同时,为解决农业过度开发和农产品过剩等问题,罗斯福政府还通过立法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等形式,采取了如退耕还林等措施对农业资源进行保护,到1940年,新政把相当于1930年耕地面积16的土地从农业生产中撤出来,并予以绿化。此外,美国政府还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从而大大提升美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力量。

——摘编自曾中平《罗斯福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政策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由此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粮食产量不足的困境,初步解决农民温饱问题。80年代中期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多次给乡镇企业以政策支持,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增收的巨大动力。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从全局出发先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等农村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1225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自孙竹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农业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罗斯福农业政策相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意义。
8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无偿没收地主、皇室、寺院、教会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实行土地平均分配,根据各地条件,按劳动定额或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我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与材料最相似的是
A.太平天国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B.土地革命时期提出“打土豪,分田地”
C.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D.改革开放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1-07-27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以下措施中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的是

①土改运动农民分得土地   ②广大农民加入合作社
③公社成员在田间劳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 . 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出台文件规定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超过8个就是对工人的剥削,就要限制。1987年中央发布了文件,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提出“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私营经济的发展受限B.国家鼓励发展市场经济
C.经济发展理念的进步D.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