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封读者来信,题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当稳定》。《人民日报》为这封来信所加的“编者按”明确指出,当时已经出现“‘三级所有’,‘包田到组’的地方”,应当“坚决纠正”。这反映出
A.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的改革开放方针要立即停止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尝试依然遭到“左”倾质疑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公有所有制应该予以纠正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由点到面全面铺开
2 . 下图为1984年《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漫画。该作品
A.融入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创作风格B.描绘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
C.宣扬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体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富裕
3 . 从1988年到1991年,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
A.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改变了以所有制性质为标准立法思路
C.逐步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立法D.经济法律、法规已经形成完备的体系
4 . 1979年,在四川省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些县委书记认为,农村经济工作还可以搞得更灵活一些,给劳动群众的“小自由”可以放得更宽一些。许多经营项目可以包产到组,也可以包产到户、包产到人。只要思想解放了,认识端正了,办法会越来越多,路子会越走越宽。这表明
①四川已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②农村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有所松动
③改革开放步入一个发展新阶段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思想得到解放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5 .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起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下列与这些民谣最相关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八字方针的提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6 . 改革开放后,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2%上升到1991年的59.2%。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所占的比重由1985年的64.5%下降到1990年的60.3%,林牧渔业则相应由35.1%上升到39.7%。这说明
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农民从温饱迈入小康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7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A.阶级斗争  一国两制  无私奉献
B.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  经济特区
C.市场经济  勤俭节约  休闲娱乐
D.和谐文明  注重环保  小康社会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材料三   《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一次重要会议?
(2)材料二中,以“包产到户”、“大包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被称做什么?产生了什么作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两个省份。简述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并指出这种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
2020-02-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2-2013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广大农村作用不同,主要由于
A.土地所有制不同B.经营方式不同
C.产品分配方式不同D.生产力水平不同
2020-02-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2-2013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80年代初,火车、轮船和长途汽车上到处是拎着装有建筑材料、纺织品和食品等商品样本的大包小包的乡镇企业推销员,形成了“推销员满地跑”的景象。这一景象
A.表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B.反映出商品市场的活跃
C.直接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D.体现了私营企业的活力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